2024年常州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207位,位列江苏省内排名第29名。
国内排在常州大学之前的高校是:福建医科大学(全国第206名),排在之后的是:武汉纺织大学(全国第208名);在江苏省内位居常州大学之前的是:江苏科技大学(省内第28名),排在之后的是:南京工程学院(省内第30名)。
2024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常州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常州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常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常州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4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49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3 | 152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2 | 158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 常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常州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8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80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3 | 200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2 | 202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 常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常州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9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191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2 | 172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1 | 149 | 常州大学 | 江苏 常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常州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3)
常州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仅次于江苏科技大学,排名第29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8 | 江苏科技大学 | 理工 | 镇江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29 | 常州大学 | 理工 | 常州市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公办 |
30 | 南京工程学院 | 理工 | 南京市 | 省属 | 公办 |
三:常州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78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2,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17,二级:0 | 学校类型 | 理工类 |
所在城市 | 常州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学校设有21个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206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900人。同时设立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全国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9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7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3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0余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5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8个、产学研基地515个、校企联盟436个。2016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相关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