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南医科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362位,位列四川省内排名第14名。
国内排在西南医科大学之前的高校是:中国戏曲学院(全国第361名),排在之后的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全国第363名);在四川省内位居西南医科大学之前的是:四川警察学院(省内第13名),排在之后的是:西南民族大学(省内第15名)。
2024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西南医科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西南医科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西南医科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西南医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3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39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229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234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 西南医科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西南医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3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39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330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319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 西南医科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西南医科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5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257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236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泸州市 | 医药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西南医科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3)
西南医科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仅次于四川警察学院,排名第14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3 | 四川警察学院 | 政法 | 泸州市 | 省属 | 公办 |
14 | 西南医科大学 | 医药 | 泸州市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5 | 西南民族大学 | 民族 | 成都市 | 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 公办 |
三:西南医科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1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8,二级:0 | 学校类型 | 医药类 |
所在城市 | 泸州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学校前身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突出。临床医学、药学是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41.49%。现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大力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结合,构建了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教育体系。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关系,并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成了中国-葡语系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先后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500余人。
相关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