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榆林学院最新排名全国第565名(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榆林学院前3位的分别是:内蒙古工业大学(综合排名:563)、陆军军事交通学院(综合排名:564)、常熟理工学院(综合排名:564),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香港伍伦贡学院(综合排名:566)、西北民族大学(综合排名:566)、宝鸡文理学院(综合排名:567)。
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软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一:历年榆林学院全国排名榜
1.榆林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榆林学院2022年、2023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467位和第448位,而到了2024年,其排名提升至第371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71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省属 |
2023 | 448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省属 |
2022 | 467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省属 |
2021 | 412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省属 |
2020 | 511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省属 |
2.榆林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看,榆林学院2023年、2024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434位和第393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291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291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4 | 393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3 | 434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2 | 452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1 | 440 | 榆林学院 | 陕西 榆林市 | 综合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二:榆林学院简介
学校现有榆阳、绥德和科创新城三个校区,设有16个二级学院,52个在招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4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4412人,专科生156人,硕士研究生453人,学历教育留学生2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531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1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778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9人,正高职称140人,副高级职称424人,博士305人,专任教师队伍896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人,特支计划人才8人,三秦人才5人,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4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2人,省级秦创原引用人才4人,陕西省高校杰出青年4人,省级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得者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人才10万余名,1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坚持“扎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务榆林、贡献榆林”的定位,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学科专业集群。围绕榆林旱区特色农业、能源化工、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聚焦“三化”(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三黄”(黄沙、黄土、黄河生态治理)“三文”(学校红色文化、陕北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陕北革命文化),形成了民俗学、能源化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西北革命历史等特色学科方向,构建了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解决了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批关键性难题,被推广应用于榆林社会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23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1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榆林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