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斯坦福全球顶尖科学家国内排名榜单,清华第一!

2025-11-05 10:06:16

日前,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从国内高校拥有全球2%科学家名单看: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工科最强校,有474人上榜“终生影响力”榜单,是国内唯一超过400人的高校,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中科院大学以“非985高校”身份闯入前五……这份榜单的每一组数据,都是中国科研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微观注脚,更是高校科研生态、学科布局与人才战略的深度镜像。

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国内排名(2025最新榜单)

2025斯坦福前2%顶尖科学家内地高校入选统计(终身影响力部分)
学校名称总入选
人数
入选子领
域数量
入选人数最多的
子领域
入选人数
清华大学47454能源57
浙江大学37161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31
上海交通大学34062能源31
中国科学院大学29847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51
北京大学27163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33
华中科技大学22841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33
哈尔滨工业大学21427材料57
中南大学20429材料62
复旦大学18648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37
西安交通大学17327能源27
天津大学16432能源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524材料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231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9
中山大学14641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21
南京大学14340应用物理学19
东南大学14329网络与通信19
华南理工大学14229能源17
同济大学13726土木工程21
武汉大学13633地质与地理信息工程27
湖南大学13324环境科学20
北京理工大学13023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23
四川大学12937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11
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1
聚合物11
重庆大学
12725电气与电子工程27
电子科技大学12221网络与通信37
北京科技大学11818材料44
大连理工大学11521机械工程与运输16
山东大学11234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5
西北工业大学9913材料36
南方科技大学9733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8
南开大学9629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7
苏州大学8925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34
深圳大学8925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13
东北大学8314材料22
厦门大学8227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115电气与电子工程14
华北电力大学8012能源34
北京师范大学7531环境科学16
吉林大学7220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8
上海大学6922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3
西南交通大学6818机械工程与运输17
江苏大学6719材料11
南京理工大学6715材料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4
13
网络与通信28
郑州大学6322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5
北京化工大学6013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22
江南大学5516食品科学17
暨南大学5328光电子与光子学5
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5
中国农业大学5116农学与农业11
华东理工大学5018化学工程9
武汉理工大学5017材料17
华东师范大学4924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8
北京协和医学院4917肿癌学与致癌作用10
广东工业大学4815环境科学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416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10
福州大学4320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6
中国矿业大学4313能源25
北京邮电大学427网络与通信22
北京工业大学4117材料8

从上表我们看到,拥有前2%顶尖科学家最多高校的是我国的清华大学,其总计拥有474位全球顶尖科学家!这个人数不仅仅在国内排名榜首,在世界各大高校内也是排名靠前的!同时,清华大学科学家入选的子领域有54个之多,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能源领域,有57名世界前2%的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发展!所以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相信各位都是毋庸置疑的。

内地高校拥有前2%顶尖科学家人数突破300大关的高校还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两所高校各自以371和340名科学家的数量,排在内地高校的第二和第三位。两者的入选子领域纷纷突破了60大关,这一点甚至是连清华大学都未曾做到的。和清华一样,上交大的主要研究领域也是在能源方面,所以为啥说上交大就是“小清华”?从主要的研究领域就能够看出。而浙江大学的主攻方向则是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向,浙大在这个方向在内地也算是顶尖高校了!

除了上述三所高校总计拥有超过1000位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之外,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南大学等高校也各自拥有超过200位的顶尖科学家。而这五所高校的主攻方向还是以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以及材料学为主,而这两大方向也是目前国内比较火热的研究方向。除了这几所高校之外,诸如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是以这两大学科方向为主的。

除了上述高校的一些比较热门的主攻方向之外,还有部分上榜院校的研究子领域是相对比较“冷门”的学科。诸如南京大学的应用物理学、东南大学的网络与通信、四川大学的聚合物、大连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与运输等学科,都是国内目前相对较少有高校投入十分大精力去研究的学科。所以一旦在这些学科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成果,相信势必能让这些高校腾飞!

附:2025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排名一览表(中国内地高校榜单

1、总榜(TOP100排名)

2、985榜单(TOP100排名)

3、非985榜单(TOP100排名)

相关推荐:

2025中国大学本科校友首富排名榜单(最新TOP25)

电力部直属院校有哪些?2026电力部直属大学排名榜单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