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最好大学排名前十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1)、北京大学(第2)、浙江大学(第3)、清华大学(第4)、武汉大学(第5)、北京师范大学(第6)、复旦大学(第7)、中山大学(第8)、上海交通大学(第9)、南京大学(第10)。

人文社科类专业,具有典型性的有中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类、哲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等类别的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音乐学、美术学、心理学等大学专业,是目前报考热度较高的一类大学专业,也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考研中目标专业的优选。
那么,对于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国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实力相对较强呢?想要就读文科类专业,哪些大学更值得考生和家长选择报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2024年人文社科类最好大学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学排名多少?
人文社科最好的大学排名榜单(2024最新)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排名前100 | |||||
|---|---|---|---|---|---|
| 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学校类型 | 省份 | 得分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北京 | 95.11 |
| 2 | 北京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北京 | 81.48 |
| 3 | 浙江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浙江 | 72.83 |
| 4 | 清华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北京 | 72.17 |
| 5 | 武汉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湖北 | 70.67 |
| 6 | 北京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北京 | 65.95 |
| 7 | 复旦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上海 | 64.8 |
| 8 | 中山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广东 | 63.88 |
| 9 | 上海交通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上海 | 60.3 |
| 10 | 南京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江苏 | 60.11 |
| 11 | 四川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四川 | 58.52 |
| 12 | 华东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上海 | 55.98 |
| 13 | 厦门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福建 | 53.95 |
| 14 | 山东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山东 | 51.32 |
| 15 | 南开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天津 | 47.68 |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湖北 | 42.98 |
| 17 | 华中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湖北 | 40.37 |
| 18 | 西安交通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陕西 | 40.12 |
| 19 | 吉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吉林 | 34.12 |
| 20 | 南京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江苏 | 34.1 |
| 21 | 同济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上海 | 33.06 |
| 22 | 西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重庆 | 32.35 |
| 23 | 上海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上海 | 32.04 |
| 24 | 暨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广东 | 31.53 |
| 25 | 湖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湖南 | 30.42 |
| 26 | 东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江苏 | 30.31 |
| 27 | 陕西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陕西 | 29.89 |
| 28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双一流 | 财经类 | 湖北 | 29.47 |
| 29 | 中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湖南 | 29.07 |
| 30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北京 | 27.12 |
| 31 | 华南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广东 | 26.86 |
| 32 | 苏州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江苏 | 26.86 |
| 33 | 东北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吉林 | 26.42 |
| 34 | 湖南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湖南 | 26.01 |
| 35 | 西南财经大学 | 双一流 | 财经类 | 四川 | 25.62 |
| 3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双一流 | 财经类 | 北京 | 25.44 |
| 37 | 郑州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河南 | 25.36 |
| 38 | 华南理工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广东 | 25.19 |
| 39 | 深圳大学 | \ | 综合类 | 广东 | 24.98 |
| 40 | 天津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天津 | 24.3 |
| 41 | 重庆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重庆 | 24.27 |
| 42 | 中国政法大学 | 双一流 | 政法类 | 北京 | 23.6 |
| 43 | 中央财经大学 | 双一流 | 财经类 | 北京 | 23 |
| 44 | 电子科技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四川 | 22.52 |
| 45 | 西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陕西 | 22.25 |
| 46 | 大连理工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辽宁 | 22.18 |
| 47 | 云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云南 | 21.92 |
| 48 | 河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河南 | 21.9 |
| 49 | 上海财经大学 | 双一流 | 财经类 | 上海 | 21.52 |
| 5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北京 | 21.09 |
| 51 | 北京理工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北京 | 20.23 |
| 5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黑龙江 | 19.78 |
| 53 | 福建师范大学 | \ | 师范类 | 福建 | 19.67 |
| 54 | 浙江工商大学 | \ | 财经类 | 浙江 | 19.55 |
| 55 | 广州大学 | \ | 综合类 | 广东 | 19.4 |
| 56 | 山东师范大学 | \ | 师范类 | 山东 | 19.22 |
| 57 | 上海师范大学 | \ | 师范类 | 上海 | 19.16 |
| 58 | 首都师范大学 | 双一流 | 师范类 | 北京 | 19.1 |
| 5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 | 语言类 | 广东 | 18.92 |
| 60 | 安徽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安徽 | 18.65 |
| 61 | 兰州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甘肃 | 18.5 |
| 62 | 西北工业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陕西 | 18.49 |
| 63 | 中央民族大学 | 双一流 | 民族类 | 北京 | 18.16 |
| 64 | 东北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辽宁 | 18.07 |
| 65 | 东北财经大学 | \ | 财经类 | 辽宁 | 17.36 |
| 66 | 浙江师范大学 | \ | 师范类 | 浙江 | 16.71 |
| 67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A | 综合类 | 北京 | 16.47 |
| 68 | 江西财经大学 | \ | 财经类 | 江西 | 16.24 |
| 69 | 北京交通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北京 | 15.99 |
| 70 | 山西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山西 | 15.96 |
| 71 | 浙江工业大学 | 理工类 | 浙江 | 15.89 | |
| 72 | 南京农业大学 | 双一流 | 农林类 | 江苏 | 15.85 |
| 73 | 中国传媒大学 | 双一流 | 语言类 | 北京 | 15.64 |
| 74 | 山东财经大学 | 财经类 | 山东 | 15.38 | |
| 75 | 河北大学 | \ | 综合类 | 河北 | 15.32 |
| 76 | 杭州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浙江 | 14.95 | |
| 7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安徽 | 14.82 |
| 78 | 江西师范大学 | \ | 师范类 | 江西 | 14.71 |
| 79 | 西南交通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四川 | 14.69 |
| 80 | 浙江财经大学 | \ | 财经类 | 浙江 | 14.55 |
| 81 | 南京财经大学 | 财经类 | 江苏 | 14.38 | |
| 82 | 湘潭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湖南 | 14.35 |
| 83 | 曲阜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山东 | 14.34 | |
| 84 | 中国农业大学 | 双一流 | 农林类 | 北京 | 13.92 |
| 85 | 扬州大学 | \ | 综合类 | 江苏 | 13.82 |
| 86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广西 | 13.68 | |
| 87 | 江南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江苏 | 13.5 |
| 88 | 天津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天津 | 13.5 | |
| 89 | 南昌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江西 | 13.39 |
| 90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双一流 | 语言类 | 上海 | 13.22 |
| 91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财经类 | 北京 | 13.16 | |
| 9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陕西 | 13.05 |
| 93 | 西北师范大学 | 师范类 | 甘肃 | 12.96 | |
| 9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江苏 | 12.91 |
| 95 | 青岛大学 | \ | 综合类 | 山东 | 12.8 |
| 96 | 西南政法大学 | 政法类 | 重庆 | 12.79 | |
| 97 | 中国海洋大学 | 双一流 | 综合类 | 山东 | 12.67 |
| 98 | 江苏大学 | \ | 综合类 | 江苏 | 12.48 |
| 99 | 北京科技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北京 | 12.26 |
| 100 | 合肥工业大学 | 双一流 | 理工类 | 安徽 | 12.23 |
在这份榜单中,共计100所大学进入榜单,是我国人文社科类专业实力最强的一批大学。上榜高校既包括我国顶尖985工程大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也包括非211工程大学的深圳大学、河南大学等。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居榜单前3名,是我国人文社科实力最强的大学,实力量化得分分别为95.11分、81.48分、72.83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排名前三的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夺冠
中国人民大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等办学阶段,1949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组建为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211工程大学,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985工程大学。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人文社科类的最强高校之一,开设有本科专业86个,其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等一大批的人文社科类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学科。
在这份高校人文社科实力评比中,中国人民大学以实力量化得分95.11分居我国高校首位,是我国实力最强的人文社科类高校。
武汉大学排第5名

武汉大学,也是一所享誉国内外的大学,在近年的高校实力排名中,武汉大学一直稳居我国高校前10名。与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相比,武汉大学的人文社科相关学科实力更强。其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人文社科相关学科为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其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哲学、国际法学、世界史等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以上人文社科类学科都为武汉大学的优势学科。
在这份高校人文社科实力评比中,武汉大学以实力量化得分70.67分居我国高校第5名,是我国实力较强的人文社科类高校。

此外,进入榜单的非211工程大学有河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是考生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优选,是报考性价比较高的一批大学。
相关推荐:
南方电网录用院校有哪些(2024录取高校排名榜TOP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