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兰州交通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49位,位列甘肃省内大学排名第3名,为区域一流大学。
国内排在兰州交通大学之前的高校是:重庆邮电大学(全国第148名),排在之后的是:青岛科技大学(全国第150名);在甘肃省内位居兰州交通大学之前的是:西北师范大学(省内第2名),排在之后的是:兰州理工大学(省内第3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兰州交通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兰州交通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兰州交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14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149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4 | 150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3 | 154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区域一流大学 |
2. 兰州交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兰州交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0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206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2023 | 229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2022 | 237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3. 兰州交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兰州交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5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255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2022 | 240 | 兰州交通大学 | 甘肃 兰州市 | 理工 |
二:兰州交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兰州交通大学在甘肃省内高校排名仅次于西北师范大学,排名第3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1 | 兰州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兰州市 | 公办 | 34 |
2 | 西北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兰州市 | 公办 | 109 |
3 | 兰州交通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兰州市 | 公办 | 149 |
4 | 兰州理工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兰州市 | 公办 | 157 |
5 | 甘肃农业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兰州市 | 公办 | 163 |
6 | 西北民族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兰州市 | 公办 | 212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三:兰州交通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8年 | 博士点数量 | 6 |
硕士点数量 | 28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甘肃 兰州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2023年1月,学校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1152”发展目标,即围绕建成一所“区域优势更加突出、行业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一个总目标,奋力取得“交通运输工程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一个新突破,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办学条件”五个新提升,建成“国家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高地、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服役安全与智能运维研发创新高地”两个新高地。学校将牢牢把握交通强国建设和甘肃省建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和“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朝着“1152”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走好区域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