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民族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27位,位列云南省内大学排名第3名,为中国一流大学。
国内排在云南民族大学之前的高校是:江西师范大学(全国第126名),排在之后的是:中南民族大学(全国第127名);在云南省内位居云南民族大学之前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省内第2名),排在之后的是:云南师范大学(省内第3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云南民族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云南民族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云南民族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云南民族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12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127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昆明市 | 民族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4 | 128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昆明市 | 民族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3 | 130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昆明市 | 民族 | 中国一流大学 |
2. 云南民族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云南民族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8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380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昆明市 | 民族 |
2023 | 412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昆明市 | 民族 |
2022 | 420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昆明市 | 民族 |
二:云南民族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云南民族大学在云南省内高校排名仅次于昆明理工大学,排名第3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1 | 云南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昆明市 | 公办 | 90 |
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昆明市 | 公办 | 111 |
3 | 云南民族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昆明市 | 公办 | 127 |
4 | 云南师范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昆明市 | 公办 | 181 |
5 | 昆明医科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昆明市 | 公办 | 266 |
6 | 云南财经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昆明市 | 公办 | 280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三:云南民族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1年 | 博士点数量 | 2 |
硕士点数量 | 17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云南 昆明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保研、省部共建 |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多年历程。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点和76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41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等合计约3.4万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3万余人。现有教职工172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6人、副高级职称422人、中级职称577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14人,具有博士学位469人,硕士学位924人。学校现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入选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9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6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