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国最新排名第727位,位列贵州省内排名第15名。
国内排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之前的高校是:福建江夏学院(全国第726名),排在之后的是:阿坝师范学院(全国第728名);在贵州省内位居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之前的是: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省内第14名),排在之后的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省内第16名)。
2024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54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549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贵州 毕节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551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贵州 毕节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551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贵州 毕节市 | 师范 | 省属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9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93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贵州 毕节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402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贵州 毕节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418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贵州 毕节市 | 师范 | 省属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省内排名仅次于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排名第1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4 |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 医药 | 贵阳市 | 公办 | |
15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师范 | 毕节市 | 省属 | 公办 |
16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师范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公办 |
三: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38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学校类型 | 理工类 |
所在城市 | 毕节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1个、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3个、毕节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贵工程园区等平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省级一流课程4门,一流平台1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10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贵州省本科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