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院校(II类)排行榜最新排名第49位,位列浙江省内高职院校排名第4名,为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国内排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之前的高校是:福州职业技术学院(II类全国第49名),排在之后的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II类全国第51名);在浙江省内位居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之前的高校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II类省内第3名),排在之后的高校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II类省内第5名)。
2025年“校友会”、“金平果”、“软科”、“快志愿”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职院校排行榜。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大学排名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校友会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II类)第49位。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
2025 | 49(II类)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2024 | 46(II类)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注:以上参考的为校友会排名数据,校友会将中国高职院校按照优势学科进行了分类,Ⅰ类院校为以工学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Ⅱ类院校为以理学及人文社科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Ⅲ类院校为以艺术、体育、经济、管理、农学、教育学、医学等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
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金平果版)
按金平果公布的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数据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1位。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31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综合 |
2023 | 41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综合 |
2022 | 34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 综合 |
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浙江省内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排名仅次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4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2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杭州市 | 公办 | 18(II类) |
3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绍兴市 | 公办 | 42(II类) |
4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温州市 | 公办 | 49(II类) |
5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嘉兴市 | 公办 | 51(II类) |
6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杭州市 | 民办 | 128(II类)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高职院校排名榜 |
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由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业余科技大学等4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学校现为浙南闽北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是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文明校园、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和浙江省首批专升本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院校。
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坚持固本强基,通过构建“五位一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标准+特色”党建质量保证体系和“六维”党建品牌塑造体系,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省级党建培育创建单位10个,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示范群和特色品牌2个,获评首批全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创建单位。深度开展“清廉学校”建设,作为全市唯一一所高校入选省清廉学校示范校和市“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入选省教育系统廉洁教育基地。学校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个,获评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2021、2022连续两年),获评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教学名师8人、教学团队1个,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项目33个,《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专题推广学校“课程思政”经验做法。学校持续推进“双循环治理”体系建设,成立高职院校治理研究中心,形成了顶层-中层-基层的治理结构,以“温职之制”开辟“温职之治”,治理育人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