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院校(I类)排行榜最新排名第102位,位列江苏省内高职院校排名第9名,为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国内排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前的高校是: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I类全国第101名),排在之后的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I类全国第103名);在江苏省内位居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前的高校是: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I类省内第8名),排在之后的高校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I类省内第10名)。
2025年“校友会”、“金平果”、“软科”、“快志愿”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职院校排行榜。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大学排名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校友会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I类)第102位。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
2025 | 102(I类)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2024 | 105(I类)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注:以上参考的为校友会排名数据,校友会将中国高职院校按照优势学科进行了分类,Ⅰ类院校为以工学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Ⅱ类院校为以理学及人文社科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Ⅲ类院校为以艺术、体育、经济、管理、农学、教育学、医学等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
2.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金平果版)
按金平果公布的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数据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126位。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126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理工 |
2023 | 151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理工 |
2022 | 171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理工 |
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江苏省内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仅次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9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7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南京市 | 公办 | 77(I类) |
8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徐州市 | 公办 | 89(I类) |
9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扬州市 | 公办 | 102(I类) |
10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常州市 | 公办 | 133(I类) |
11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苏州市 | 公办 | 134(I类)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高职院校排名榜 |
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坐落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教园区,学校占地总面积1027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电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科学部、体育部等学院(部)。学校紧紧围绕江苏“1650”产业体系和扬州“613”产业体系,开设有47个专业,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计16000余人,其中与常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泰州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联合招收培养本科生1000余人,现有外国留学生37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江苏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学校现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平台)6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5个、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1个;有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央财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品牌(骨干)专业5个、省级国际化品牌专业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5部,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5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获评第二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各一个、“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建设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