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农业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306位,位列山西省内大学排名第8名,为区域高水平大学。
国内排在山西农业大学之前的高校是:佛山大学(全国第306名),排在之后的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全国第306名);在山西省内位居山西农业大学之前的是:太原科技大学(省内第7名),排在之后的是:山西大同大学(省内第8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山西农业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山西农业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山西农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山西农业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30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306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晋中市 | 农林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4 | 315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晋中市 | 农林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3 | 309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晋中市 | 农林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 山西农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1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216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晋中市 | 农林 |
2023 | 219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晋中市 | 农林 |
2022 | 229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晋中市 | 农林 |
3. 山西农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山西农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6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267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晋中市 | 农林 |
二:山西农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山西农业大学在山西省内高校排名仅次于太原科技大学,排名第8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5 | 山西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太原市 | 公办 | 208 |
6 | 山西师范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太原市 | 公办 | 218 |
7 | 太原科技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太原市 | 公办 | 280 |
8 | 山西农业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晋中市 | 公办 | 306 |
9 | 山西大同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大同市 | 公办 | 342 |
10 | 太原师范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太原市 | 公办 | 342 |
11 | 长治医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长治市 | 公办 | 349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三:山西农业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07年 | 博士点数量 | 9 |
硕士点数量 | 13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山西 晋中市 | 办学层次 | 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廖允成、校长(院长)张强。
坚持立德树人,各类英才辈出。学校(院)现有在校生3万余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校以来,先后培养了20万余名各类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为山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余项,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0余项,实施本硕统筹培养、公费农科生培养,开设卓越人才实验班、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验班,涌现出了以全省首个“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子。学校(院)积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长达百余年的合作历史;与美、英、澳、俄、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有尼日利亚、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来校攻读学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