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5位,位列浙江省内大学排名第1名,为世界一流大学。
国内排在浙江大学之前的高校是:复旦大学(全国第4名),排在之后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全国第6名);在浙江省内位居浙江大学之后的是:宁波大学(省内第2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浙江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浙江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浙江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浙江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5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世界一流大学 |
2024 | 4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世界一流大学 |
2023 | 3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世界一流大学 |
2. 浙江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浙江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3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2023 | 3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2022 | 3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3. 浙江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浙江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3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2023 | 4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2022 | 4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4. 浙江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浙江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4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2022 | 5 | 浙江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综合 |
二:浙江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浙江大学在浙江省内高校排名第1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1 | 浙江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杭州市 | 公办 | 5 |
2 | 宁波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宁波市 | 公办 | 64 |
3 |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杭州市 | 公办 | 77 |
4 | 浙江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金华市 | 公办 | 77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三:浙江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 |
创建时间 | 1897年 | 博士点数量 | 62 |
硕士点数量 | 62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浙江 杭州市 | 办学层次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C9、省部共建、101计划 |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40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7390613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808.6万册。截至2023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7656人、国际学生5514人、教职工955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0人。2022年,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位“八一勋章”获得者、1位全军挂像英模、5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位“最美奋斗者”和230余位两院院士等杰出典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