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35位,位列广东省内大学排名第15名,为中国一流大学。
国内排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之前的高校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第135名),排在之后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全国第135名);在广东省内位居广州中医药大学之前的是:汕头大学(省内第14名),排在之后的是:东莞理工学院(省内第15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广州中医药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广州中医药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13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135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4 | 13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3 | 130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中国一流大学 |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5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15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2023 | 15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2022 | 156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3. 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州中医药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7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171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2022 | 173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二:广州中医药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广东省内高校排名仅次于汕头大学,排名第1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12 | 广州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125 |
13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127 |
14 | 汕头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汕头市 | 公办 | 135 |
15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135 |
16 | 东莞理工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东莞市 | 公办 | 138 |
17 | 广东财经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231 |
18 | 广州美术学院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259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6年 | 博士点数量 | 3 |
硕士点数量 | 7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广东 广州市 | 办学层次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历史上曾有以罗元恺、司徒铃、邓铁涛、黄耀燊、梁乃津、刘仕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医名家在校执教。现拥有以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林毅,国际知名青蒿抗疟专家李国桥教授以及岐黄学者、国家杰青、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学校教职工13599人,其中校本部1339人,附属医院12260人,其中高级职称234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7人、省级人才291人,其中全职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3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1人、岐黄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青4人、海外优青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省重大人才工程11人、省特支计划15人、省名中医107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