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电力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395位,位列上海市内大学排名第26名,为区域高水平大学。
国内排在上海电力大学之前的高校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全国第389名),排在之后的是:吉林建筑大学(全国第395名);在上海市内位居上海电力大学之前的是:上海电机学院(省内第25名),排在之后的是:上海政法学院(省内第26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上海电力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上海电力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上海电力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上海电力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39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395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4 | 364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3 | 335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 上海电力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上海电力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9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194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2023 | 199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2022 | 187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3. 上海电力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上海电力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4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149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2022 | 110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杨浦区 | 理工 |
二:上海电力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上海电力大学在上海市内高校排名仅次于上海电机学院,排名第26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23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奉贤区 | 公办 | 306 |
24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松江区 | 公办 | 349 |
25 | 上海电机学院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浦东新区 | 公办 | 389 |
26 | 上海电力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杨浦区 | 公办 | 395 |
27 | 上海政法学院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青浦区 | 公办 | 409 |
28 | 上海商学院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奉贤区 | 公办 | 421 |
29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浦东新区 | 公办 | 441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三:上海电力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市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1年 | 博士点数量 | 1 |
硕士点数量 | 9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上海 杨浦区 | 办学层次 | 研究生院 |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我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合作,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