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421位,位列广东省内大学排名第35名,为区域高水平大学。
国内排在广东药科大学之前的高校是:西安体育学院(全国第421名),排在之后的是:杭州医学院(全国第421名);在广东省内位居广东药科大学之前的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省内第34名),排在之后的是:广东警官学院(省内第35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广东药科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广东药科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42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421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4 | 422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023 | 393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 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东药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7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372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2023 | 366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2022 | 384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3. 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东药科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5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255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医药 |
二:广东药科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广东药科大学在广东省内高校排名仅次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排名第3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32 | 嘉应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梅州市 | 公办 | 409 |
33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409 |
34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421 |
35 | 广东药科大学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421 |
36 | 广东警官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441 |
37 | 韩山师范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潮州市 | 公办 | 441 |
38 | 广州航海学院 | 区域知名大学 | 广州市 | 公办 | 456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三:广东药科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8年 | 博士点数量 | 1 |
硕士点数量 | 5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广东 广州市 | 办学层次 |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命名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易名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现有广州(大学城、宝岗、赤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学校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22个学院(部)、3个研究所(中心)、2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经65年砥砺奋进,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全国知名高等学府,先后进入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建设高校行列。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主动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建有糖脂代谢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5个,形成较为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优势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FTZ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538项;成功申报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1.1类创新药“脑脉通颗粒”临床实验批件;制定橘核盐橘核,炒茺蔚子国家药典标准并纳入2020版中国药典。近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吴阶平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