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4北京师范大学软科排名第几(软科排名多少)

2024-06-01 11:30:48

北京师范大学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和世界排名分别是多少呢?

【快志愿】2024北京师范大学软科排名第几(软科排名多少)

大学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同的年份榜单排名不同,那么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最新软科排名第几呢?新高考网全国大学排名频道带你一起来看看软科(ARWU)提供的历年在国内国际排名数据情况:

2024北京师范大学软科排名(国内+世界)

1、按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9位;

2、按照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世界排名第201-300位。

软科点评:教育心理无出其右,历史地理独占鳌头。

附:北京师范大学历年软科排名变化一览表

年份国内排名世界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9-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319-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217201-30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113201-30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014201-30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查看更多排名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北京师范大学软科排名不高,为什么这么低;也有些同学认为排名太高了,备受吐槽!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得到全部人的认可,我们在志愿填报择校时还是要多方了解,理性选择!

相关拓展: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排名(2022-2024最新排名)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在各省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北京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10条口碑)

软科排名简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其排名指标体系复杂,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关指标所占权重高达44%+,科研能力相关指标所占权重约为37%+。

中国软科一直是在进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从它背后的机构就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我们看到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只不过是它全球大学排名的中国部分。

详见: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软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新高考网)

北京师范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主管单位教育部
创建时间1902年博士点数量一级:32,二级:0
硕士点数量一级:38,二级:0学校类型师范类
所在城市北京市办学层次普通本科,985,211,双一流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属于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和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9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首都新型高端智库1个、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1个、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其他省部级重要平台15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35种。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437人,其中专任教师2313人,93%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9%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历。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4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4人、海外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42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