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20个学院,101个本科专业,那么长沙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一:长沙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名单(最新)
1、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交通运输。
2、湖南省级特色专业14个: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3、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5个:土木工程、会计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学科评估(第四轮):B+(土木工程)、B(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B-(电气工程、水利工程)、C+(应用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C-(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这些都是长沙理工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长沙理工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二:长沙理工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长沙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交通运输(全国第3名)、汽车服务工程(全国第1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全国第4名)、土木工程(全国第19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全国第3名)、物流工程(全国第4名)、数字媒体艺术(全国第6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全国第8名)、交通工程(全国第13名)、视觉传达设计(全国第13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3 | 交通运输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汽车服务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9 | 土木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物流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6 | 数字媒体艺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 | 交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3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应用统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7 | 测绘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7 | 艺术设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7 | 水利水电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0 | 工程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建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工程力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车辆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9 | 市场营销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3 | 物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应用化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金融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软件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6 | 财务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9 | 法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7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1 | 新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2 | 环境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2 | 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4 | 汉语言文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1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3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5 | 网络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9 | 轻化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6 | 翻译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8 | 城乡规划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6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3 | 生物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04 | 通信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三:长沙理工大学王牌专业简介
1.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大学的一种自然学科。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所谓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工程等这个小范围。
2.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重特点。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专业目录调整后,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4.会计学
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5.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长沙理工大学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6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和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等省部级人才40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