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211、双一流、国家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国防七子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20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那么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一: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名单(最新)
1、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武器发射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破技术、武器系统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自动化、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
2、江苏省级特色专业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社会工作、英语。
3、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13个:环境工程、工业设计、生物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材料物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学科评估(第四轮):A+(兵器科学与技术)、A-(化学工程与技术)、B+(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B-(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C+(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设计学)、C(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C-(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土木工程)。
5、双一流建设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这些都是南京理工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南京理工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二:南京理工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武器发射工程(全国第1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国第7名)、武器系统与工程(全国第1名)、信息对抗技术(全国第2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全国第3名)、机械工程(全国第6名)、自动化(全国第11名)、装甲车辆工程(全国第3名)、社会工作(全国第5名)、材料化学(全国第6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武器发射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武器系统与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信息对抗技术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机械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1 | 自动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装甲车辆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社会工作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6 | 材料化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6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8 | 金属材料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8 | 电子信息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4 | 安全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5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软件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1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8 | 材料物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2 | 应用物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工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环境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工业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工程力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环境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5 | 制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7 | 土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8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9 | 应用化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9 | 通信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1 | 法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2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6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网络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0 | 应用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6 | 广播电视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0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1 | 交通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7 | 公共事业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6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77 | 车辆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3 | 生物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6 | 视觉传达设计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59 | 金融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80 | 工商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9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三: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简介
1.武器发射工程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研究适应新形势条件下的武器从发射、飞行到命中目标全过程的力学现象、运动规律和测试等有关理论和工程应用技术。随着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兵器技术中的应用,使得弹箭、火炮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新概念武器。
2.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3.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里材料类之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
4.武器系统与工程
武器系统与工程隶属兵器科学与技术的本科专业。是关于火炮、自动武器(枪械)、弹药、发射架、火箭弹等基本武器总体设计的专业。国防特色学科主干学科。
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在2012年9月下发文件,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的专业名称。
四: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8.4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新工科办学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科研试验基地和水下科学实验中心正在建设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新域新质科研试验能力,是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