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06位,实力仅次于河南农业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5位,排在安徽农业大学之上。
此外,蚌埠医科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还是省级特色专业!
一、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生物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152所大学上榜。其中,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位列全国第106名,仅排在鲁东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100 | 生物科学 | 山西农业大学 | B | 山西 |
102 | 生物科学 | 湖北师范大学 | B | 湖北 |
103 | 生物科学 | 沈阳农业大学 | B | 辽宁 |
104 | 生物科学 | 鲁东大学 | B | 山东 |
104 | 生物科学 | 河南农业大学 | B | 河南 |
106 | 生物科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安徽 |
107 | 生物科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B | 山西 |
108 | 生物科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B | 安徽 |
109 | 生物科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B | 河北 |
109 | 生物科学 | 烟台大学 | B | 山东 |
111 | 生物科学 | 沈阳师范大学 | B | 辽宁 |
2、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10所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蚌埠医科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5名,超越了安徽农业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生物科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合肥 | 4 |
2 | 生物科学 | 安徽大学 | B+ | 合肥 | 66 |
3 | 生物科学 | 安徽医科大学 | B+ | 合肥 | 68 |
4 | 生物科学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芜湖 | 83 |
5 | 生物科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蚌埠 | 106 |
6 | 生物科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B | 合肥 | 108 |
7 | 生物科学 | 淮北师范大学 | B | 淮北 | 119 |
8 | 生物科学 | 安庆师范大学 | B | 安庆 | 122 |
9 | 生物科学 | 阜阳师范大学 | B | 阜阳 | 126 |
10 | 生物科学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合肥 | 139 |
二、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蚌埠医科大学共有18个专业上榜。其中,蚌埠医科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统计学、制药工程、药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康复治疗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护理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临床医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应用统计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生物科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制药工程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药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应用心理学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物联网工程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蚌埠医科大学 | B |
三、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简介
蚌埠医科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蚌埠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蚌埠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60人,学费为5200元/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拥有现代生物学及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 制:四年 学位类别:理学主要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技术、免疫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办学特色:本专业通过生物学与医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相结合,实现“知识探究+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三位一体。根据“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旨在培养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就业方向:专业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医院、疾控中心和药检所等部门从事检验、诊断等工作,在生物医药公司、食品等行业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