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0位,实力仅次于西北工业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东南大学之上。
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A-类学科专业,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44所大学上榜。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位列全国第10名,仅排在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之后。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 5 | 工程力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陕西 |
| 6 | 工程力学 | 浙江大学 | A | 浙江 |
| 7 | 工程力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辽宁 |
| 8 | 工程力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北京 |
| 9 | 工程力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陕西 |
| 10 | 工程力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江苏 |
| 11 | 工程力学 | 天津大学 | B+ | 天津 |
| 12 | 工程力学 | 同济大学 | B+ | 上海 |
| 13 | 工程力学 | 北京大学 | B+ | 北京 |
| 14 | 工程力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四川 |
| 15 | 工程力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湖北 |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江苏省,共有6所高校的工程力学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1名,超越了东南大学。
|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 1 | 工程力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南京 | 10 |
| 2 | 工程力学 | 东南大学 | B+ | 南京 | 17 |
| 3 | 工程力学 | 河海大学 | B+ | 南京 | 18 |
| 4 | 工程力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南京 | 25 |
| 5 | 工程力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徐州 | 27 |
| 6 | 工程力学 | 江苏大学 | B | 镇江 | 41 |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有58个专业上榜。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详见如下。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 物联网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 信息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 工程力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 机械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 交通运输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 机器人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 工业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 智能制造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类别为经济学类,隶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58人,学费为6380元/年。
本专业创建于60年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以力学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为支撑,特色鲜明的一级学科主干重点专业。本专业面向航空、航天、国防科技、高新技术等领域,在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机械结构强度、振动利用与精密驱动、微纳系统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等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和广泛的学术影响。拥有院士领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荣获2014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多年来,学校对工程力学“钱伟长班”倾注优势资源和雄厚师资力量,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著名学者担任首席导师。在“刻苦学习理论、勤于动手实践、勇于独立思考、善于自我创新”的育人目标引领下,将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注重塑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从工程中提炼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技术上自主创新的能力。本专业分为两个班,其中一个班采用本硕(博)连读培养方式,实行导师制。毕业后直接进入硕士、博士阶段学习。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模式,通过数学、力学、机械、信息、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的学生能在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海洋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高等院校、政府企事业机构等从事技术研发、科学研究、高级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