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10条口碑)

2025-06-13 15:19:21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样?值得读吗?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比较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10条口碑)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口碑1:

教育管理比较严谨,老师比较认真负责,班导负责,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平时生活都很关心。学生风气以及学生的学习氛围都很好,校园生活是很愉悦的,各种与专业有关,且能锻炼自我的能力都比较明显。

口碑2: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学校,我觉得大学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日子,因为我们学校师资雄厚,教学水平高。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团队会带领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稍微吐槽一下,我们学校的食堂的水平还是有点差,但是排骨米饭啊,黄焖鸡啊,还是可以的。

口碑3:

培养学生实际本领,教学内容比较多,师资力量还可以,注重实践,管理严格,对学生负责,人文环境不错,学院环境一般,老师讲课内容不错,学校负责任,学习气氛良好,教学内容丰富

口碑4:

很好 三本中不错的 比较好 很好 三本中不错的 比较好 很好 三本中不错的 比较好 很好 三本中不错的 比较好 很好 三本中不错的 比较好

口碑5:

学校整体来说还可以,校园比较小,南校区稍大一点,老师人都还不错,就是学校有点太注重形式,学生大多浑浑噩噩,很难提升层次。学校位置不错,郊区,环境好,空气好,南校区最容易停水,让人头大。

口碑6:

我就读的学校学校氛围很好,同学之间相处融洽,老师们认真负责,学校环境优越,我对我们的学校的总体很满意。还有就是我们的老师都很优秀,在专业课上面都很有水平。

口碑7:

地理位置在 净月经济开发区 
学校环境还可以 就是有点小 
学校教师 有些是本校的 还有一半是从长春工业大学本部或其他学校请来的
硬件… 还好 该有的都有   
住宿条件 有六人间和四人寝  南校四人寝环境都不错 12000一年 毕竟钱在这摆着 北校全是女生 只有外语系和会计 工管
学校会不定期的停水 这是个问题     电是学校每学期每个寝室给一些 不够的要自己花钱买
学校禁止使用违规电器 功率大的会断电 但是小功率的吹风机 直板可以偷着用 

去市里最少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三个小时是来回

口碑8:

教育管理比较严谨,老师比较认真负责,班导负责,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平时生活都很关心。学生风气以及学生的学习氛围都很好,校园生活是很愉悦的,各种与专业有关,且能锻炼自我的能力都比较明显。

口碑9:

虽然是三本学校,管理正规,有时过于严格,可能分专业,外语专业都是聘的高校优秀教师,学习气氛也可以

口碑10:

一般 除了老停电停水 其他还可以 师资不错 住的吃的都不错 还算1个好地方 挺好的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相信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全国排名

根据录取难易度排行榜数据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全国排名第1056位。

院校排行榜排名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录取难易度1056吉林 长春市综合区域高水平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简介:

学 校 简 介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一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1999年由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2005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专项评估,评价是“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规范,德育特色”。2008年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与长春工业大学建立硕士研究生教育联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2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在校生一万余人,已形成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六个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具有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公有民办的办学体制 2006年12月,三位创建人陈坚、张兆华、尹长河共同发表声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全部资产归学校所有(含创立时的投入),不归创建人所有,不归其他单位和个人所有,今后永久不变更。”学校成为一所“公有民办”体制高等院校。2014年3月,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同年,学校提出“共创、共享、共荣”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2016年12月,学校作为吉林省省属高校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积极开展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学校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层次。学校各学院均有名师担任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现有教师4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2人,占教师总数的48.9%;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83人,占教师总数的80.8%;“双师型”教师78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十余人,国家级领军型人才1人,省部级领军人才1人,省域拔尖人才5人。 完善的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享有“亚洲最大人工林海”美誉的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校园环境幽雅,校园绿化面积达48.8%。学校建有近百个实验室和设计室、9个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电气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软件实训中心、机器人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新商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外语多功能实训中心)、2个大学生创新室;建有19000平方米的图书馆,馆内藏书299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7200余种,拥有中国知网博硕论文系列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资源平台、马列主义专题数据库、网上报告厅、MOOCs学习平台,先后加入CALIS、CASHL、CADAL等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校建校伊始即成立了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党委班子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被推选为全国民办高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等,多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党建优秀品牌”1个。 “两强”的办学特色 奉献和创新精神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全覆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扎实推进学生“三爱”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奉献、诚信”的品格;以“开展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奉献、创新”精神。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学校还设立成才奖学金等校内奖学金,用于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实施分流分级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培养。各专业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实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技之长。学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按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亚泰集团、修正药业、一汽国际物流、吉林建龙集团、吉利汽车、金田铜业等一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学校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留学深造机会,拓展国际视野。 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获得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长春市“文明校园”、长春高校文明杯“优胜单位”、长春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高校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金课、一流课程10门,省级学科育人、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3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23门;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项,省级教育科研平台1个;吉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基地1个,获得吉林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其它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100余项。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近5年共有300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000余项。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近39000名,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特别是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吉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了学校特色兴校的经验成果,其中《中国教育报》连续6年对学校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相关推荐: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几本大学】

天津十大垃圾专科学校排名(含公办民办院校)

天津十大垃圾二本大学有哪些?附排名(公办+民办)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