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6位,实力仅次于湖北科技学院;在湖南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长沙师范学院之上。
一、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共有110所大学上榜。其中,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位列全国第6名,仅排在湖北科技学院和黄河科技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省份 |
---|---|---|---|---|
6 | 体育教育 | 天水师范学院 | A+(6★) | 甘肃 |
6 | 体育教育 | 玉林师范学院 | A+(6★) | 广西 |
6 | 体育教育 | 洛阳师范学院 | A+(6★) | 河南 |
6 | 体育教育 | 黄河科技学院 | A+(6★) | 河南 |
6 | 体育教育 | 湖北科技学院 | A+(6★) | 湖北 |
6 | 体育教育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湖南 |
6 | 体育教育 | 盐城师范学院 | A+(6★) | 江苏 |
6 | 体育教育 | 井冈山大学 | A+(6★) | 江西 |
6 | 体育教育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A+(6★) | 陕西 |
6 | 体育教育 | 昆明文理学院 | A+(6★) | 云南 |
6 | 体育教育 | 重庆文理学院 | A+(6★) | 重庆 |
2、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湖南省,共有11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湖南文理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位列湖南省内第1名,超越了长沙师范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体育教育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常德市 | 6 |
2 | 体育教育 | 长沙师范学院 | A++(6★) | 长沙市 | 1 |
3 | 体育教育 | 湖南理工学院 | A(5★) | 岳阳市 | 19 |
4 | 体育教育 | 衡阳师范学院 | A(5★) | 衡阳市 | 19 |
5 | 体育教育 | 怀化学院 | A(5★) | 怀化市 | 19 |
6 | 体育教育 | 邵阳学院 | A(5★) | 邵阳市 | 19 |
7 | 体育教育 | 湖南城市学院 | A(5★) | 益阳市 | 19 |
8 | 体育教育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A(5★) | 娄底市 | 19 |
9 | 体育教育 | 湘南学院 | A(5★) | 郴州市 | 19 |
10 | 体育教育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B++(4★) | 长沙市 | 56 |
11 | 体育教育 | 湖南科技学院 | B++(4★) | 永州市 | 56 |
二、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湖南文理学院共有63个专业上榜。其中,湖南文理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英语、音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
地理科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农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英语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音乐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体育教育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生物科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自动化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学前教育 | 湖南文理学院 | A+(6★) |
三、湖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简介
湖南文理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类别为体育学类,隶属于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田径、体操、球类、武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工作,立足湘西北、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符合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人才定位与专业服务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