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33位,实力仅次于沈阳建筑大学;在山东省内排名第7位,排在青岛大学之上。
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95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133名,仅排在沈阳建筑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33 | 环境工程 | 扬州大学 | B+(3★) | 江苏 |
133 | 环境工程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B+(3★) | 江西 |
133 | 环境工程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B+(3★) | 辽宁 |
133 | 环境工程 | 沈阳工业大学 | B+(3★) | 辽宁 |
133 | 环境工程 | 沈阳建筑大学 | B+(3★) | 辽宁 |
133 | 环境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山东 |
133 | 环境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学 | B+(3★) | 山西 |
133 | 环境工程 | 西安工程大学 | B+(3★) | 陕西 |
133 | 环境工程 | 延安大学 | B+(3★) | 陕西 |
133 | 环境工程 | 天津科技大学 | B+(3★) | 天津 |
133 | 环境工程 | 天津城建大学 | B+(3★) | 天津 |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山东省,共有11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山东省内第7名,超越了青岛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环境工程 | 山东大学 | A+(5★) | 济南市 | 8 |
2 | 环境工程 | 青岛科技大学 | A+(5★) | 青岛市 | 8 |
3 | 环境工程 | 中国海洋大学 | B++(4★) | 青岛市 | 30 |
4 | 环境工程 | 齐鲁工业大学 | B++(4★) | 济南市 | 30 |
5 | 环境工程 | 山东科技大学 | B++(4★) | 青岛市 | 82 |
6 | 环境工程 | 青岛理工大学 | B++(4★) | 青岛市 | 82 |
7 | 环境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青岛市 | 133 |
8 | 环境工程 | 青岛大学 | B+(3★) | 青岛市 | 167 |
9 | 环境工程 | 济南大学 | B+(3★) | 济南市 | 167 |
10 | 环境工程 | 青岛农业大学 | B+(3★) | 青岛市 | 167 |
11 | 环境工程 | 山东建筑大学 | B+(3★) | 济南市 | 167 |
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有39个专业上榜。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环境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工程管理、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法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工业设计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工程管理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通信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环境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软件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法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会计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英语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B+(3★) |
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环境工程专业类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隶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47人,学费为6600元/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从事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治理规划设计、环境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学工业等领域的生产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生产、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