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61位,实力仅次于西华大学。
一、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法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50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位列全国第161名,仅排在西华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61 | 法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B+(3★) | 四川 |
161 | 法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B+(3★) | 四川 |
161 | 法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B+(3★) | 四川 |
161 | 法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B+(3★) | 四川 |
161 | 法学 | 西华大学 | B+(3★) | 四川 |
161 | 法学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四川 |
161 | 法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B+(3★) | 浙江 |
161 | 法学 | 浙江农林大学 | B+(3★) | 浙江 |
161 | 法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B+(3★) | 重庆 |
161 | 法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B+(3★) | 重庆 |
208 | 法学 | 淮北师范大学 | B+(3★) | 安徽 |
2、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四川省,共有13所高校的法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西南医科大学的法学专业位列四川省内第13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法学 | 四川大学 | B++(4★) | 成都市 | 49 |
2 | 法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B++(4★) | 成都市 | 49 |
3 | 法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B++(4★) | 成都市 | 111 |
4 | 法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B++(4★) | 成都市 | 111 |
5 | 法学 | 成都大学 | B++(4★) | 成都市 | 111 |
6 | 法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B+(3★) | 成都市 | 161 |
7 | 法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B+(3★) | 成都市 | 161 |
8 | 法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B+(3★) | 雅安市 | 161 |
9 | 法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B+(3★) | 成都市 | 161 |
10 | 法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B+(3★) | 成都市 | 208 |
11 | 法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B+(3★) | 绵阳市 | 208 |
12 | 法学 | 西华大学 | B+(3★) | 成都市 | 161 |
13 | 法学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泸州市 | 161 |
二、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南医科大学共有17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南医科大学的法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中医学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医学影像学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生物医学工程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公共事业管理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法学 | 西南医科大学 | B+(3★) |
三、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的法学专业类别为法学类,隶属于西南医科大学法学院。2024年西南医科大学法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25人,学费为5760元/年。
本科第二批;文理兼收;学制五年;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掌握法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医事法学专业理论和思维方法发现、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具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医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证据学、合同法学、医事法学、医事争议处理法学、医患沟通学、医院管理、法医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机构、医药卫生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医药卫生教学科研院所、保险公司等,从事医药卫生管理、医患纠纷的预防与处理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