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2025-03-02 07:04:18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83位,实力仅次于重庆工商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4位,排在合肥工业大学之上。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一、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89所大学上榜。其中,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位列全国第83名,仅排在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27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A(4★)浙江
27经济学浙江财经大学A(4★)浙江
27经济学重庆大学A(4★)重庆
27经济学重庆师范大学A(4★)重庆
27经济学重庆工商大学A(4★)重庆
83经济学安徽工业大学B++(4★)安徽
83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4★)北京
83经济学北京物资学院B++(4★)北京
83经济学集美大学B++(4★)福建
83经济学华南理工大学B++(4★)广东
83经济学广东工业大学B++(4★)广东

2、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8所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安徽工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4名,超越了合肥工业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经济学安徽财经大学A(5★)蚌埠市16
2经济学安徽大学A(4★)合肥市27
3经济学安徽师范大学A(4★)芜湖市27
4经济学安徽工业大学B++(4★)马鞍山市83
5经济学合肥工业大学B+(3★)合肥市152
6经济学淮北师范大学B+(3★)淮北市152
7经济学阜阳师范大学B+(3★)阜阳市122
8经济学安徽建筑大学B+(3★)合肥市152

二、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安徽工业大学共有39个专业上榜。其中,安徽工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自动化安徽工业大学B++(4★)
会计学安徽工业大学B++(4★)
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徽工业大学B++(4★)
测控技术与仪器安徽工业大学B++(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徽工业大学B++(4★)
经济学安徽工业大学B++(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徽工业大学B++(4★)
金融学安徽工业大学B++(4★)
土木工程安徽工业大学B++(4★)
软件工程安徽工业大学B++(4★)
英语安徽工业大学B++(4★)

三、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类别为经济学类,隶属于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2024年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14人,学费为4900元/年。

经济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长三角地区,面向新型工业化,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综合实践能力,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够在各类企业、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投资管理与操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卓越经济学人才。本专业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原冶金部在华东冶金学院设立华东地区冶金行业经管人才培训基地,开设相关经管类专业;经济学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2010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年软科中国排名中我校应用经济学进入前30%,列全国第60位,排省内第二。本专业形成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融合的专业发展体系及以国企改革、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相支撑的专业发展方向,建有省级智库平台2个;形成了与工科交叉培养的跨学科育人体系及与企业、政府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建有国家级、省级等10多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学说史、房地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其中,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等为省级精品课程。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共20人,其中,博导2人,硕导7人;教授5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称占比超6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 人,占比超70%;中组部首批拔尖人才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组建了省级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教学团队。近年来,本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等数十项重要科学研究课题;出版专著10多部;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权威及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多篇,为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出言献策;多项成果获中央领导、省委书记批示及有关部委采纳。本专业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得国家级大奖(特等奖1次)。本专业自2002年全国招生以来,已经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复合型、高级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且很多已成为单位中高层领导和业务骨干。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为长三角地区。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与考研率一直处于学院前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