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样?值得读吗?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比较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口碑1:
学院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大,学院分为两个校区一个文家场老校区,一个是和盛镇新校区。我是在新校区读书的,我就单单介绍新校区吧。这个学院与其他的大学比是比较穷的,所以面积比较小,没有什么标准的运动场,但是个人觉得学院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和两所学院是邻居,分别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和温江职业教育学院。但是这个学院的交通不是很方便就单单的203公交车为三所学院的第二校车了,所以平时坐公交比较挤的。好了言归正传。我们学院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宿舍和食堂了,宿舍是标准的六人间,里面有宽带和热水器,面积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不会让人感到拥挤的。食堂的伙食比较便宜的,午饭就5元到6元钱就可以解决了,一荤一素的那一种哈,味道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比如什么香菇肉片啊,红烧鱼什么的,也就是4元一份。与其他的大学比不知道便宜多少了。所以如果你要来我们学院来学习,生活费按正常消费不是很高。
软件方面:学院的主打专业是市场营销和会计,特色是连锁经营专业。我们学院是可以考很多证书的比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营销师证书、会计证什么的,接着是我们的老师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很专业和敬业,大多数是有着丰富的职场经验的。学院的又一个特色是女多男少的局面。男生很少就全校的比例来看大概多就是7比3的吧。所以美女是很多的,我们学院的一个名称是“女子学院”或者是“尼姑学院”都可以的哦。
口碑2:
学校地理位置远,现在通地铁了就方便了,学校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管得不是很松也不是很严,有一半都是草地,不知道现在修了传说中的体育场没有
口碑3:
还行吧,管理蛮轻松的,呵呵,女生是男生人数的6倍,呵呵
口碑4:
一般,不算很好,但我们这个专业还不错,实训室也比较好
口碑5:
很专业 生活环境好 提供就业环境
口碑6:
学习方向多,实践机会多。老师负责,同学友爱,社团多。学校生活多元化。创业有扶持。学习方向多,实践机会多。老师负责,同学友爱,社团多。学校生活多元化。创业有扶持学习方向多,实践机会多。老师负责,同学友爱,社团多。学校生活多元化。创业有扶持
口碑7:
学校在二专里面的录取线是比较高的,导致了相对上学生生源要比同等学校稍微好点点,但是从我毕业这么久来看,也没觉得成就有多高。学校一般吧,当时是3个校区,真的也是一般般,对于当时来说。学校一般吧,当时是3个校区,真的也是一般般,对于当时来说。学校一般吧,当时是3个校区,真的也是一般般,对于当时来说。
口碑8:
学校还行把,还算是一个正规的大专。成绩不好的就只能将就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生要泛滥了
口碑9:
学校还是不错的,但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真正学商的人就应该在商业气息浓厚的地方,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口碑10:
毕业了,才知道社会才是试金石,才幡然醒悟大学没有好好学东西,天天的精力都是在一些不相关的事情上。目前就职的单位不错,但就是自己能力没有培养起来。大学环境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我们终将成为过客,但是自身的努力非常重要。几乎决定了自己发展。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学习。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相信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简介: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直属省商务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现有青羊、温江两个校区,校校舍总建筑面积14.66万平方米,教职工55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1047人、留学生45人。
职教历史悠久。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07年的四川省立女子蚕桑传习所,2004年由四川省商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与四川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组建升格为省属公办高职学院,是四川省唯一商科高职院校,是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四川省重要的现代商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有一百多年的职教文化沉淀和近二十年的高职教育改革探索实践。荣获第一届四川省文明校园、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四川省委、省政府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学校称号。
就业前景良好。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积极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索产教融合“1+1+1”模式建设,与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五方联动,推进校企一体、产教交融,校企合作企业近200个,与沃尔玛、京东、天猫、永辉、新华三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牵头成立四川省外贸创新发展职教集团,为毕业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保障。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27%、95.71%、95.82%,稳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毕业生凭借良好的能力素质赢得了家长、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赞誉。此外,学院还为学生构建“专升本”深造渠道,2020-2022年专升本升学率分别达17.26%、24.15%、30.38%,2022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