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样?值得读吗?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比较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黄山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口碑1:
黄山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本科院校,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的旅游学院是特色院系,和国外也有交流项目,校园文化积极向上
口碑2:
我是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在学校有两个实验室可以让我们这些专业的人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口碑3:
学校 地处黄山 适合养老啊 三流学校查卫生啊 每周查卫生 每月查卫生 每年查卫生 辅导员老是逼逼查卫生 老是强调纪律 强调早操啊 上课别逃课阿
口碑4: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大部分老师不错,就是班主任老师不大负责,考务信息不及时
口碑5:
地方性二本院校。地方性二本院校。地方性二本院校。地方性二本院校。地方性二本院校。地方性二本院校。
口碑6:
一般般,还可以。。。。。。。。。。。。。。。。。。。。。。。。。。。。。。。。。。。。。。
口碑7:
环境好 ,专业烂非常不错的感觉还不错吧 就那样天天去就还行二分法如果人格是大法官的故事的歌声是的v程序
口碑8:
黄山学院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安徽劳动大学徽州师范专科班,2002年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并更为现名,是一所综合型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获批建设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口碑9:
黄山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一所综合性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创于1978年的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12月,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黄山学院。
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现有校园面积1800亩,校园生态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校舍建筑面积45.19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约2.0168亿元,图书馆藏书133.7万册。学校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综合实验室、分项实验室,并拥有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语言实验中心、电化教育中心等现代化设施,形成教学、科研、实验、阅览、运动、娱乐、生活等配套完整的建筑群体。
口碑10:
学校不错,老师不错,空气特别好,但是黄山是个没有压力的城市,在那儿见识比较少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黄山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相信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黄山学院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排行榜数据看,黄山学院全国排名第353位,在软科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483位,在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605位,在录取难易度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886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黄山学院 | 校友会 | 353 | 安徽 黄山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黄山学院 | 软科 | 483 | 安徽 黄山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黄山学院 | 武书连 | 605 | 安徽 黄山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黄山学院 | 录取难易度 | 886 | 安徽 黄山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黄山学院简介:
黄山学院坐落在山水秀美、人文荟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1978 年,学校开始创办高等教育,1980年成立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12月,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徽州大专班整体并入;2000年8月,原黄山林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2月,升格为黄山学院;2012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2021年,分别与安徽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成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获批安徽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获批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2021年,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2年,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省科学技术奖、省社会科学奖和市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拥有安徽省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效应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茶菊智能加工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教育部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智能微系统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保护传承研究院、安徽省功率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筹)等10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工程研究(创新)中心和23个校级科研平台。获批安徽省科研创新团队4个,建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9个。获批建设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3个,建有6个校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一流学科。成立校级科技开发中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类人员申报专利,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2011年,学校进入安徽省高校发明专利十强,多次荣登年度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单,成功转让专利多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062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0人,担任外校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10人,联合和兼职培养硕士研究生达270人。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4人,省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领军人才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特支计划A类创新人才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1人,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教学名师1人,“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青年英才3人,全省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26人,省级教坛新秀37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