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2024年在黑龙江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物理类】本二A批348分左右、专科批186分左右;【历史类】本二A批373分左右、专科批268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历年在黑龙江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近三年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
1、2023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A批343分(位次62758);专科批186分(位次110350);【文科】本二A批370分(位次17914);专科批269分(位次44775)。
2、2022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A批363分(位次63172);专科批281分(位次93262);【文科】本二A批383分(位次21777);专科批289分(位次44408)。
3、2021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A批335分(位次65112);专科批238分(位次92495);【文科】专科批286分(位次41171)。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西安信息职业大学近三年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历年在黑龙江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二A批 | 343 | 62758 | 287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专科批 | 186 | 110350 | 160 |
2023 | 黑龙江 | 文科 | 本二A批 | 370 | 17914 | 341 |
2023 | 黑龙江 | 文科 | 专科批 | 269 | 44775 | 16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二A批 | 363 | 63172 | 308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专科批 | 281 | 93262 | 160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二A批 | 383 | 21777 | 365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专科批 | 289 | 44408 | 16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二A批 | 335 | 65112 | 280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专科批 | 238 | 92495 | 160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专科批 | 286 | 41171 | 16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简介: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
教学力量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学校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长期致力于创新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创新形成了“三合作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调整和改造,并根据产业技术进步随时进行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由特聘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如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一些生产过程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与学校共同开发教材,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