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上海电力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上海电力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上海电力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上海市最低录取分为472分,录取位次26492。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22分,能源与动力工程522分,能源互联网工程519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低为527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附: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各专业在上海市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上海电力大学 | 英语 | 本科批(综合) | 472 |
上海电力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综合) | 473 |
上海电力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批(综合) | 473 |
上海电力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批(综合) | 474 |
上海电力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综合) | 484 |
上海电力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批(综合) | 485 |
上海电力大学 | 环境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487 |
上海电力大学 | 工程管理 | 本科批(综合) | 489 |
上海电力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批(综合) | 488 |
上海电力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批(综合) | 492 |
上海电力大学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批(综合) | 494 |
上海电力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批(综合) | 494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综合) | 494 |
上海电力大学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本科批(综合) | 495 |
上海电力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495 |
上海电力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综合) | 495 |
上海电力大学 | 能源服务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496 |
上海电力大学 | 信息安全 | 本科批(综合) | 496 |
上海电力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批(综合) | 496 |
上海电力大学 | 通信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498 |
上海电力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批(综合) | 498 |
上海电力大学 | 软件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500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502 |
上海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502 |
上海电力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综合) | 502 |
上海电力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综合) | 503 |
上海电力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503 |
上海电力大学 | 自动化 | 本科批(综合) | 509 |
上海电力大学 | 能源互联网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519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综合) | 522 |
上海电力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综合) | 522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综合) | 527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上海电力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上海电力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文科 | 565 | 9170 | 462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99 | 25847 | 465 |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609 | 20511 | 465 | |
北京(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综合类 | 559 | 18983 | 434 |
上海电力大学 | 综合类 | 576 | 15428 | 434 | |
重庆(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564 | 26935 | 427 |
福建(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607 | 13337 | 449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613 | 11272 | 449 | |
甘肃(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73 | 10091 | 370 |
广东(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602 | 20292 | 442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603 | 19713 | 442 | |
广西(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71 | 16565 | 371 |
贵州(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486 | 61191 | 380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69 | 17727 | 380 | |
海南(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综合类 | 664 | 3845 | 483 |
河北(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584 | 25721 | 448 |
河南(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82 | 37744 | 511 |
上海电力大学(较高收费) | 理科 | 603 | 21656 | 511 | |
上海电力大学 | 文科 | 552 | 12001 | 521 | |
黑龙江(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603 | 8171 | 360 |
湖北(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580 | 28232 | 437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600 | 17613 | 437 | |
湖南(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571 | 27855 | 422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592 | 17398 | 422 | |
江西(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89 | 15355 | 448 |
吉林(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93 | 7321 | 345 |
江苏(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历史类 | 565 | 12573 | 478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599 | 30769 | 462 |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617 | 18491 | 462 | |
辽宁(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类 | 610 | 11919 | 368 |
内蒙古(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77 | 7012 | 471 |
宁夏(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15 | 3768 | 432 |
青海(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498 | 2017 | 343 |
山东(1段) | 上海电力大学 | 综合类 | 574 | 44274 | 444 |
上海电力大学 | 综合类 | 597 | 24072 | 444 | |
山西(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B) | 理科 | 551 | 22965 | 506 |
陕西(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68 | 16930 | 475 |
上海电力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87 | 11837 | 475 | |
四川(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604 | 23708 | 539 |
上海电力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615 | 17563 | 539 | |
上海电力大学 | 文科 | 538 | 15761 | 529 | |
天津(本科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综合类 | 617 | 7977 | 475 |
新疆(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481 | 6704 | 390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390 | 3428 | 390 | |
云南(本一批) | 上海电力大学(预科) | 理科 | 563 | 18968 | 505 |
上海电力大学 | 理科 | 586 | 11250 | 505 | |
浙江(1段) | 上海电力大学 | 综合类 | 614 | 39404 | 492 |
附:上海电力大学简介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3%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近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2024年6月,学校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学校将持续深化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 “三步走”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3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高水平大学,成为支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与应用重要基地。到2035年前后,优势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办成中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成为能源电力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与应用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