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育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南京体育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南京体育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南京体育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南京体育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南京体育学院(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468分,录取位次181983。其中运动人体科学528分,康复治疗学526分,体育经济与管理521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运动康复专业,最低为532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2、南京体育学院(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478分,录取位次50966。其中新闻学516分,体育经济与管理478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最低为520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附:2024年南京体育学院各专业在江苏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南京体育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批(历史) | 516 |
南京体育学院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本科批(历史) | 520 |
南京体育学院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本科批(历史) | 478 |
南京体育学院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本科批(物理) | 521 |
南京体育学院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本科批(物理) | 468 |
南京体育学院 | 康复治疗学 | 本科批(物理) | 526 |
南京体育学院 | 运动康复 | 本科批(物理) | 532 |
南京体育学院 | 运动人体科学 | 本科批(物理) | 528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南京体育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南京体育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理科 | 514 | 106603 | 465 |
南京体育学院 | 理科 | 517 | 102519 | 465 | |
南京体育学院 | 文科 | 515 | 23692 | 462 | |
福建(本科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物理类 | 518 | 61809 | 449 |
广东(本科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物理类 | 508 | 134290 | 442 |
河北(本科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物理类 | 513 | 102925 | 448 |
湖北(本科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物理类 | 514 | 77702 | 437 |
湖南(本科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物理类 | 473 | 122097 | 422 |
山东(1段) | 南京体育学院 | 综合类 | 509 | 156741 | 444 |
四川(本二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理科 | 509 | 122881 | 459 |
新疆(本二批) | 南京体育学院 | 理科 | 392 | 17784 | 262 |
浙江(1段) | 南京体育学院 | 综合类 | 538 | 125439 | 492 |
附:南京体育学院简介
南京体育学院是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全省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省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学校现设有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运动健康学院、体育休闲与产业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高等教育学院。开设有16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教育、新闻与传播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各类在校生5500余人。连续四期获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单位。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12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5门。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建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3个,实习实训基地102家,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1个。学生荣获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
锚定“科技兴体”发展方向。学校拥有走跑健身、科学健身等2个国家级体育类科普基地。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竞技体育研究院、中国网球协会高端智库-中国网球学院。获批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另设有各类校级研究机构十余个。获得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重点等基金项目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4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101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120多部;发表论文49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62篇)。校办学术期刊《体育学研究》在期刊排名中连创新高,影响因子跃居学科第1。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省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科技攻关服务,多位科医人员被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大功。近年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南京大学等10多个单位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取得可喜成果。2023年,学校成立运动与脑健康研究院,瞄准运动与脑健康领域研究前沿,建设具有前瞻性和一流水平的脑健康与提升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