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浙江大学医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5-06-22 14:55:24

浙江大学医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浙江大学医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浙江大学医学院(1段)2024年在浙江省最低录取分为666分,录取位次6080。其中口腔医学685分,医学试验班类683分,临床医学682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临床医学专业,最低为69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附: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各专业在浙江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1段(综合)691
浙江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1段(综合)685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1段(综合)682
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试验班类1段(综合)683
浙江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1段(综合)666
浙江大学医学院药学类1段(综合)669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浙江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浙江大学医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553715465
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741021465
北京(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类6622036434
重庆(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73617427
福建(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433883449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581815449
甘肃(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63292370
广东(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493003442
广西(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59469371
贵州(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75219380
海南(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类769275483
河北(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246190448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531223448
河南(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较高收费)理科6328139511
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602272511
黑龙江(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81429360
湖北(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345756437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561971437
湖南(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354436422
江西(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273820448
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461245448
吉林(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412055345
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81268345
江苏(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681173462
辽宁(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612153368
内蒙古(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69325471
青海(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1599343
山东(1段)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类6651246444
山西(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491315506
上海(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类5802684403
四川(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外合作)理科6573312539
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741047539
天津(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类674638475
新疆(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30145390
云南(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理科656682505

附:浙江大学医学院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位于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浙江杭州。其前身是由1912年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国人最早自办的西式医学院校)和1945年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升格为浙江医科大学,1999年,在浙江大学并校发展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融合百年学府气韵,汇集鸿儒大师所成。学院秉承“仁心仁术、求是求新”的院训,以“仁爱、求是、创新、卓越”为核心价值观,在百年岁月长河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育人传奇,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优秀医学人才,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优势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绩卓著的一流医学院校。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学院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高端谋划、深度融合、优化合作、精准帮扶,逐步实现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大格局。注重学科与科研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成果产出及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拥有一批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基地,包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3个。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