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4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5-06-20 18:55:42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官网公布整理的: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4年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批)2024年在内蒙古理科最低录取分为226分,录取位次82965。其中小学英语教育294分,学前教育282分,特殊教育278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小学教育专业,最低为319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批)2024年在内蒙古文科最低录取分为244分,录取位次28714。其中小学英语教育276分,特殊教育261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255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小学教育专业,最低为334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4年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在内蒙古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高职专科批(理科)319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英语教育高职专科批(理科)294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高职专科批(理科)282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高职专科批(理科)278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高职专科批(理科)239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高职专科批(理科)237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高职专科批(理科)226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高职专科批(文科)334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英语教育高职专科批(文科)276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高职专科批(文科)261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高职专科批(文科)255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动健康指导高职专科批(文科)254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高职专科批(文科)251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高职专科批(文科)244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高职专科批(文科)244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甘肃(专科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29953152160
青海(专科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27114773150
山西(专科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23860215130
陕西(专科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30973590150
新疆(专科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15023626140
云南(专科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298126064200

附: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 1980 年, 时名伊克昭盟民族师范学校, 1989 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 2000 年与原伊克昭盟艺术学校合并, 组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 2012 年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 是鄂尔多斯市直属高校。 现有“四系三部” 7 个教学单位, 开设公共管理与服务、 教育与体育、 文化艺术、 医药卫生 4 大类 18 个专业( 其中师范类专业 10 个) , 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群为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 早期教育、 美术教育为自治区特色专业。学校面向全国 7 个省( 自治区) 招生, 现有在校生 4853 人, 专任教师 277人, 其中正高级职称 17 人、 副高级职称 75 人, 博士 9 人、 硕士 167 人, “双师型” 教师 132 名。 学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全国 1+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内蒙古自治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 , 内蒙古学前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 鄂尔多斯幼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进入新时代, 学校着眼于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深入推进育人方式、 办学模式、 管理体制、 保障机制改革, 为早日实现本科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