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5-06-20 10:38:3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605分,录取位次26288。其中电子信息类651分,人工智能651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5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航空航天类专业,最低为655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605分,录取位次3068。其中金融学613分,英语608分,广播电视学60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最低为615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附: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在江苏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计学本科批(历史)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学本科批(历史)6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本科批(历史)60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学本科批(历史)6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计学本科批(历史)6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本科批(历史)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本科批(历史)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学本科批(历史)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历史)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类本科批(物理)65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类本科批(物理)65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物理)65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物理)65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批(物理)6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本科批(物理)6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物理)6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批(物理)6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类本科批(物理)6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本科批(物理)6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工程本科批(物理)6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批(物理)6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本科批(物理)64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本科批(物理)6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本科批(物理)6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物理学本科批(物理)6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类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安全本科批(物理)6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本科批(物理)6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本科批(物理)596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610243146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427122465
北京(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609917943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6266380434
重庆(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0312178427
福建(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史类58323484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365178449
甘肃(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590676537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01496637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143330370
广东(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06179134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1513550442
广西(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584119493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59977503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183954371
贵州(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5811380338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06739538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145883380
海南(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673319548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7001737483
河北(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史类610299844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168750448
河南(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3088105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5628811521
黑龙江(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14635736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294246360
湖北(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史类58636164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071451943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111293243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287356437
湖南(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史类593262443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597153834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03131294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1591734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207783422
江西(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596226446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06906344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14656844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175977448
吉林(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05568234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203895345
辽宁(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史类59224624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类6297372368
内蒙古(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0934194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理科5639022471
宁夏(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预科)理科51339384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专项)理科54819164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5701104432
青海(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5261153343
山东(1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60221069444
山西(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0567785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5345150516
陕西(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专项)理科606776647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13652547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5562674488
上海(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55961024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5674662403
四川(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外合作)理科612191935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27119625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5843014529
天津(本科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6364484475
新疆(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556188539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4221964390
云南(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预科)理科59783795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专项)理科61743415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6223607505
浙江(1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类64018593492

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和220个科研机构,建有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4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91.8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316.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70个中外文数据库,1366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609人,其中专任教师230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611人,博士生导师646人,全职院士5人,柔性引聘院士28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3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千余人次。现有学生36150人(其中本科生19715人,研究生15766人,学位留学生669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