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青海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青海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青海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青海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青海大学(民族预科班)(本一批)2024年在青海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54分,录取位次5244。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5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55分,水利水电工程454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临床医学专业,最低为490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青海大学(本一批)2024年在青海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443分,录取位次2850。其中工商管理类455分,本科预科班454分,旅游管理443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藏医学专业,最低为489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4年青海大学各专业在青海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青海大学 | 藏医学 | 本一批H(文科) | 489 |
青海大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一批H(文科) | 455 |
青海大学 | 旅游管理 | 本一批H(文科) | 443 |
青海大学 | 经济学 | 本一批H(理科) | 413 |
青海大学 | 金融学 | 本一批H(理科) | 410 |
青海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H(理科) | 401 |
青海大学 | 生态学 | 本一批H(理科) | 420 |
青海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一批H(理科) | 420 |
青海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一批H(理科) | 427 |
青海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24 |
青海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冶金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冶金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1 |
青海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一批H(理科) | 422 |
青海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一批H(理科) | 430 |
青海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11 |
青海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一批H(理科) | 456 |
青海大学 | 自动化 | 本一批H(理科) | 429 |
青海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H(理科) | 440 |
青海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H(理科) | 455 |
青海大学 | 土木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土木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1 |
青海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20 |
青海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54 |
青海大学 | 测绘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地质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1 |
青海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5 |
青海大学 | 环境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环境生态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1 |
青海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7 |
青海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生物工程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H(理科) | 401 |
青海大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动物科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0 |
青海大学 | 动物医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3 |
青海大学 | 动物医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林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2 |
青海大学 | 草业科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4 |
青海大学 | 临床医学 | 本一批H(理科) | 446 |
青海大学 | 临床医学 | 本一批H(理科) | 490 |
青海大学 | 麻醉学 | 本一批H(理科) | 444 |
青海大学 | 医学影像学 | 本一批H(理科) | 441 |
青海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H(理科) | 451 |
青海大学 | 预防医学 | 本一批H(理科) | 415 |
青海大学 | 中医学 | 本一批H(理科) | 418 |
青海大学 | 药学 | 本一批H(理科) | 419 |
青海大学 | 中药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9 |
青海大学 | 藏药学 | 本一批H(理科) | 451 |
青海大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本一批H(理科) | 433 |
青海大学 | 护理学 | 本一批H(理科) | 409 |
青海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一批H(理科) | 415 |
青海大学 | 工程管理 | 本一批H(理科) | 403 |
青海大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一批H(理科) | 418 |
青海大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一批H(理科) | 407 |
青海大学 | 本科预科班 | 本一批H(文科) | 454 |
青海大学 | 本科预科班 | 本一批H(理科) | 354 |
青海大学 | 本科预科班 | 本一批H(理科) | 398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青海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72 | 44140 | 465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81 | 37575 | 465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84 | 35895 | 465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85 | 35292 | 465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89 | 32630 | 465 | |
北京(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71 | 16481 | 434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73 | 16069 | 434 |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90 | 12614 | 434 | |
重庆(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50 | 33580 | 427 |
福建(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0 | 24625 | 449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2 | 23672 | 449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6 | 21814 | 449 | |
甘肃(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396 | 79978 | 370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39 | 19079 | 370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51 | 15564 | 370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52 | 15301 | 370 | |
广东(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43 | 80055 | 442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44 | 78443 | 442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47 | 73807 | 442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50 | 70073 | 442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65 | 52505 | 442 | |
广西(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32 | 35727 | 371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39 | 31790 | 371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47 | 27434 | 371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68 | 17775 | 371 | |
贵州(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10 | 45483 | 380 |
海南(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81 | 15788 | 483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91 | 13666 | 483 |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631 | 7228 | 483 | |
河北(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49 | 57150 | 448 |
青海大学 | 历史类 | 568 | 10814 | 449 | |
河南(本一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73 | 46513 | 511 |
青海大学 | 文科 | 562 | 8811 | 521 | |
黑龙江(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58 | 17749 | 360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66 | 15839 | 360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92 | 10251 | 360 | |
湖北(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历史类 | 558 | 7871 | 432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79 | 28901 | 437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0 | 28232 | 437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0 | 28232 | 437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2 | 26991 | 437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5 | 25224 | 437 | |
湖南(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33 | 54842 | 422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36 | 52227 | 422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52 | 39875 | 422 |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62 | 33236 | 422 | |
青海大学 | 历史类 | 550 | 9295 | 438 | |
江西(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57 | 33381 | 448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69 | 25792 | 448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70 | 25282 | 448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78 | 20984 | 448 | |
吉林(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395 | 56161 | 345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38 | 17416 | 345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60 | 12955 | 345 |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64 | 12216 | 345 | |
江苏(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88 | 40816 | 462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95 | 34819 | 462 | |
辽宁(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物理类 | 550 | 31518 | 368 |
宁夏(本一批) | 青海大学(预科) | 理科 | 429 | 14836 | 432 |
青海大学 | 理科 | 462 | 9211 | 432 | |
山东(1段)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37 | 97141 | 444 |
山西(本一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48 | 24198 | 506 |
陕西(本一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11 | 39532 | 475 |
青海大学 | 文科 | 506 | 9673 | 488 | |
上海(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493 | 21226 | 403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04 | 18539 | 403 |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08 | 17567 | 403 | |
四川(本一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78 | 42941 | 539 |
青海大学 | 文科 | 554 | 9462 | 529 | |
天津(本科批)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83 | 15966 | 475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88 | 14725 | 475 |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98 | 12245 | 475 | |
新疆(本一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411 | 14884 | 390 |
云南(本一批) | 青海大学 | 理科 | 541 | 28091 | 505 |
浙江(1段) | 青海大学 | 综合类 | 555 | 105161 | 492 |
附:青海大学简介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办学65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6所对口支援高校的倾情帮扶下,学校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一台阶、十年一跨越”的高质量发展;2004年学校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学校;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澜湄青创赛系列活动进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获批水利工程、草学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147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态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秉承“志比昆仑,学竞江河”的校训,弘扬新青海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注:以上数据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