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沙洲职业工学院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5-06-20 13:27:00

沙洲职业工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沙洲职业工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沙洲职业工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沙洲职业工学院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沙洲职业工学院(专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392分,录取位次20858。其中大数据与会计404分,电气自动化技术403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401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最低为407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2、沙洲职业工学院(专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419分,录取位次38273。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431分,电气自动化技术430分,计算机网络技术43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最低为436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附: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各专业在江苏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沙洲职业工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批(历史)407
沙洲职业工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科批(历史)404
沙洲职业工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批(历史)403
沙洲职业工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批(历史)401
沙洲职业工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科批(历史)399
沙洲职业工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批(历史)398
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科批(历史)397
沙洲职业工学院市场营销专科批(历史)394
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批(历史)393
沙洲职业工学院集成电路技术专科批(历史)393
沙洲职业工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科批(历史)392
沙洲职业工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批(历史)392
沙洲职业工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科批(物理)436
沙洲职业工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批(物理)431
沙洲职业工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批(物理)430
沙洲职业工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批(物理)430
沙洲职业工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批(物理)428
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科批(物理)425
沙洲职业工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科批(物理)422
沙洲职业工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科批(物理)420
沙洲职业工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批(物理)420
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批(物理)419
沙洲职业工学院集成电路技术专科批(物理)419
沙洲职业工学院市场营销专科批(物理)419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沙洲职业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沙洲职业工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专科批)沙洲职业工学院文科346100713200
沙洲职业工学院理科409237989200
广西(专科批)沙洲职业工学院文科303104730200
沙洲职业工学院理科319203950200
贵州(专科批)沙洲职业工学院理科284203921180
沙洲职业工学院文科30491957180
河南(专科批)沙洲职业工学院理科367377064185
沙洲职业工学院文科368160737185
山东(2段)沙洲职业工学院综合类421368398150

附:沙洲职业工学院简介

独具优势的外部环境: 学院坐落于苏州·张家港市,地处上海、苏州、南京一小时城际圈,区位优势明显。张家港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带,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功能性节点城市,经济繁荣、城市宜居、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创新型县市等一系列荣誉。产业发达、人杰地灵的综合优势,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师生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以及教学成果技能评比中取得系列佳绩。办学39年来,学院累计培养全日制大专毕业生近4万名,举办多种类型的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及企业员工培训。近80%的毕业生留在张家港,成为本地主体产业、重点企业中的骨干,数千人走上高层管理岗位或成功创业。学院服务地方等案例入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以生为本的育人设施: 学院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高水准的技能训练助力学生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高品位的创业园和众创空间成为地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张靓丽的名片;一流的图书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创新创意、文艺娱乐、健身锻炼等业余活动;学生公寓、美食广场的优良服务营造“家的感觉”。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