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山东财经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5-06-21 08:01:20

山东财经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山东财经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山东财经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山东财经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山东财经大学(1段)2024年在山东省最低录取分为519分,录取位次133531。其中审计学577分,财务管理574分,法学574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会计学专业,最低为58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附: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各专业在山东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类1段(综合)560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学1段(综合)567
山东财经大学税收学1段(综合)565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1段(综合)566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工程1段(综合)541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科技1段(综合)538
山东财经大学投资学1段(综合)563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1段(综合)560
山东财经大学精算学1段(综合)544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与贸易类1段(综合)550
山东财经大学财务管理1段(综合)574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1段(综合)581
山东财经大学审计学1段(综合)577
山东财经大学资产评估1段(综合)562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1段(综合)547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1段(综合)574
山东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1段(综合)572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1段(综合)546
山东财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1段(综合)552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数学1段(综合)543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1段(综合)557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1段(综合)553
山东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段(综合)559
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段(综合)558
山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1段(综合)557
山东财经大学数字媒体技术1段(综合)552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发展合作1段(综合)557
山东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段(综合)546
山东财经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1段(综合)547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1段(综合)547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1段(综合)537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1段(综合)520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1段(综合)547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类1段(综合)564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数学1段(综合)546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1段(综合)543
山东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1段(综合)538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1段(综合)537
山东财经大学新闻学1段(综合)556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1段(综合)542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1段(综合)554
山东财经大学物流管理1段(综合)538
山东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段(综合)541
山东财经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1段(综合)546
山东财经大学工程管理1段(综合)530
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段(综合)557
山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1段(综合)553
山东财经大学数字媒体技术1段(综合)548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1段(综合)555
山东财经大学投资学1段(综合)553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1段(综合)55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1段(综合)529
山东财经大学新闻学1段(综合)546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1段(综合)525
山东财经大学跨境电子商务1段(综合)525
山东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段(综合)534
山东财经大学工程管理1段(综合)526
山东财经大学物流管理1段(综合)524
山东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1段(综合)532
山东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1段(综合)540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1段(综合)536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山东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山东财经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6451612465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6550599465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7145615465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668961462
北京(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55220524434
重庆(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2148782427
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2210589428
福建(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376907431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5339076449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6631741449
甘肃(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0630479370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3021894370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384286421
广东(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3122383428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4280763442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4675139442
广西(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1347429371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2341098371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349045400
贵州(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48463054380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49022551442
海南(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6198868483
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6287623483
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6287623483
河北(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4858236448
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749309449
河南(本一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5171851511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5311610521
黑龙江(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1629528360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1928634360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3823122360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474367410
湖北(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597693432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6538007437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6538007437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6736659437
湖南(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3652227422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4544998422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4644249422
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538676438
江西(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4244564448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5535407448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5932554448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7025566448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627420463
吉林(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3118931345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5314354345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433672369
江苏(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5376276462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6463763462
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6562681462
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5814930478
辽宁(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物理类52442202368
山东财经大学历史类5535740400
内蒙古(本一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48225930471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015093478
宁夏(本一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43214263432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4993232496
青海(本一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36214625343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4661881411
山西(本二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0146930418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138382446
陕西(本二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47461861372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48415343397
四川(本一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4181017539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549462529
天津(本科批)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58116517475
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58216244475
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58315966475
新疆(本二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37021548262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4025444304
山东财经大学理科32310125262
云南(本一批)山东财经大学理科50547043505
山东财经大学文科55911342550
浙江(1段)山东财经大学综合类56592589492

附:山东财经大学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学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文、法、理、工、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等院校。2020年,学校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师资队伍精良,名师学者荟萃。现有专任教师1690人,其中教授338人、副教授67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59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709人。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1人,入选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工程)19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7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入选财政部人才库专家7人,入选“泰山学者”工程30人次,入选省级教学名师2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等省部级工程56人次。

培养体系健全,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中国案例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依托单位。获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3门。实行荣誉学位制度,成立龙山荣誉学院,设有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在近四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2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2项。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自2015年起,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进千乡村、千企业、千社区),现已发展成为“覆盖全员、贯穿全年”的社会实践特色育人品牌。学校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