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西安交通大学2024年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625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638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近三年在江苏录取分数线:
1、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33分(位次12049);【历史类】本科批627分(位次1080)。
2、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06分(位次10835);【历史类】本科批599分(位次1057)。
3、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15分(位次3904);【历史类】本科批605分(位次1175)。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西安交通大学近三年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西安交通大学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西安交通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33 | 12049 | 44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批 | 646 | 6589 | 44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654 | 4113 | 44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57 | 3398 | 448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627 | 1080 | 474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西安交通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06 | 10835 | 42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626 | 4040 | 42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27 | 3821 | 42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批 | 634 | 2464 | 429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99 | 1057 | 471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思想政治) | 本科批 | 600 | 987 | 471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西安交通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15 | 3904 | 41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615 | 3904 | 41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批 | 616 | 3694 | 417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605 | 1175 | 476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思想政治) | 本科批 | 607 | 1026 | 47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师生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给全校师生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为学校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85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文科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4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政府、企业等共建25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