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2023-01-15 20:04: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今年(2022年)在湖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湖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湖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79分,最低位次3247;

2、物理类: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湖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89分,最低位次11482;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79 / 3247435
2022物理类本科589 / 11482409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湖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年在湖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湖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北)学费
英语 (需口试;外语语种英语)26000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湖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北)学费
地质工程 25500
环境工程 (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25500
地理信息科学 (不招色盲、单色识别不全)25500
经济学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15000
英语 (需口试;外语语种英语)16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35500
地球物理学 (不招色盲、单色识别不全)35500
测控技术与仪器 25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25500
软件工程 355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15500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25500
测绘工程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25500
勘查技术与工程 155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250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会计学;不招单色识别不全)25000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25000
软件工程 (民族班)15500
海洋科学 (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25500
海洋资源与环境 (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15500
地质学类 (地质地矿类;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地球物理复合)、地质学(旅游地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与数字地球);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55500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35500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25500
地质类 (能源类;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能源)、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地质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45500
地质工程 25500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25500
环境工程 (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15500
安全工程 15500
海洋科学 (民族班;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不全)15500
地理信息科学 (不招色盲、单色识别不全)15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学校始终弘扬地质报国优良传统,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质专门人才,为新中国工业的腾飞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淬炼出了愈挫弥坚、刚健勇毅的鲜明品格,形成了“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才培养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优秀人才,涌现出以温家宝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精英翘楚,40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学校坚持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学校有10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文艺体育比赛成绩优异。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