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兰州交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兰州交通大学2024年在四川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理科】本一批539分左右;【文科】本一批540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兰州交通大学历年在四川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近三年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1、2023年兰州交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一批540分(位次64480);【文科】本一批539分(位次14959)。
2、2022年兰州交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一批524分(位次73997);专科批446分(位次163159);【文科】本一批545分(位次15565);专科批510分(位次37166)。
3、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一批528分(位次76005);专科批429分(位次177156);【文科】本一批549分(位次14582)。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兰州交通大学近三年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兰州交通大学历年在四川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兰州交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540 | 64480 | 520 |
2023 | 四川 | 文科 | 本一批 | 539 | 14959 | 527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兰州交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524 | 73997 | 515 |
2022 | 四川 | 理科 | 专科批 | 446 | 163159 | 150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批 | 545 | 15565 | 538 |
2022 | 四川 | 文科 | 专科批 | 510 | 37166 | 15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兰州交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528 | 76005 | 521 |
2021 | 四川 | 理科 | 专科批 | 429 | 177156 | 150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批 | 549 | 14582 | 541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兰州交通大学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坐落在甘肃省省会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土木结构、环境保护、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绿色能源、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参与了青藏、兰新、兰渝等多个铁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的高校,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有“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铁路四电BIM与智能应用铁路重点实验室”“高原铁路运输智慧管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微电子产业研究院”等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达到70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