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南京工业大学2024年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562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561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近三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1、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56分(位次42750);【历史类】本科批557分(位次7610)。
2、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24分(位次46195);【历史类】本科批557分(位次6590)。
3、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79分(位次25780);【历史类】本科批590分(位次5558)。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南京工业大学近三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南京工业大学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56 | 42750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92 | 23010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594 | 22035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7 | 20672 | 424 |
2023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57 | 7610 | 42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24 | 46195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62 | 23165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562 | 23165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564 | 22155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65 | 21636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565 | 21636 | 409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57 | 6590 | 435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79 | 25780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88 | 21487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2 | 19742 | 397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90 | 5558 | 463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成为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柔性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合作举办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视觉)硕士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制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4个“3+1”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机械工程、制药工程项目入选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卡迪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现有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50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学历海外留学生60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