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考生要考上西南大学需要多少分?
2025年打算报考西南大学的福建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福建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西南大学。
2025年西南大学在福建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西南大学2024年在福建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历史类(本科批)576分,位次2850,招生人数12人;物理类(本科批)587分,位次21345,招生人数34人。
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5年福建高考的考生要想被西南大学录取,历史类本科批578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588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快志愿)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西南大学历年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史+不限 | 本科 | 12 | 576/2850 | 431 |
2024 | 物+化 | 本科 | 23 | 587/21345 | 449 |
2024 | 物+不限 | 本科 | 10 | 595/17945 | 449 |
2024 | 物+生 | 本科 | 1 | 607/13337 | 449 |
2023 | 史+化/生 | 本科 | 1 | 567/4056 | 453 |
2023 | 史+不限 | 本科 | 8 | 589/2303 | 453 |
2023 | 史+政 | 本科 | 1 | 598/1759 | 453 |
2023 | 物+化/生 | 本科 | 12 | 557/26338 | 431 |
2023 | 物+不限 | 本科 | 20 | 584/16241 | 431 |
2023 | 物+化 | 本科 | 3 | 588/14932 | 431 |
2022 | 史+化/生 | 本科 | 2 | 574/3332 | 468 |
2022 | 史+不限 | 本科 | 8 | 587/2077 | 468 |
2022 | 史+政 | 本科 | 1 | 593/1647 | 468 |
2022 | 物+化/生 | 本科 | 11 | 552/25465 | 428 |
2022 | 物+不限 | 本科 | 21 | 579/14921 | 428 |
注:西南大学各专业在福建省的投档录取分可在快志愿AI助手查询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5年西南大学在福建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福建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张卫国教授、校长王进军教授。
学校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共建3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林业和草原局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1个,重庆市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3个。牵头建设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10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14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4项、202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奖6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累计170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