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衡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衡阳师范学院2024年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510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488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衡阳师范学院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衡阳师范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近三年在江苏录取分数线:
1、2023年衡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89分(位次138274);【历史类】本科批512分(位次34879)。
2、2022年衡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84分(位次122922);【历史类】本科批508分(位次32299)。
3、2021年衡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76分(位次110413);【历史类】本科批516分(位次31568)。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衡阳师范学院近三年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衡阳师范学院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衡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89 | 138274 | 44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02 | 125541 | 44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地理)) | 本科批 | 521 | 106375 | 448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12 | 34879 | 474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思想政治) | 本科批 | 541 | 21583 | 474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衡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84 | 122922 | 42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92 | 115353 | 42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地理)) | 本科批 | 502 | 105510 | 429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08 | 32299 | 471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思想政治) | 本科批 | 523 | 23666 | 471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衡阳师范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76 | 110413 | 41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80 | 106626 | 41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地理)) | 本科批 | 494 | 92664 | 417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16 | 31568 | 476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思想政治) | 本科批 | 530 | 24093 | 47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衡阳师范学院简介:
衡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湖南省直属普通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1999年3月,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2001年2月,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学校坐落于王船山(王夫之)故里、蔡伦家乡所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北望南岳衡山,南接奔腾湘江,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湘桂高铁、京珠高速、衡枣高速、衡邵高速、衡炎高速等环绕四周,距高铁衡阳东站2公里,距南岳机场20公里。学校办学历史肇始于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百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恽代英、张秋人、蒋先云、黄静源、黄克诚、江华、陶铸、张经武、张平化、张际春、曾希圣、唐天际、周里、盛荣华、杨旸、汪瀛、樊芬芳等是我校校友的杰出代表。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拥有8个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分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普基地。拥有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拥有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1个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凤凰卫视·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个省级优秀教研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