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2022近三年分数位次)

2025-03-01 18:38:51

2024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在湖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519分;【历史类】本科批519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2022近三年分数位次)

以下为2022-2024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近三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

1、2024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19分;【历史类】本科批519分。

2、2023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专科批419分,本科批517分;【历史类】专科批422分,本科批505分。

3、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专科批416分,本科批506分;【历史类】专科批449分,本科批521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近三年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科目(招生方向)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物理类(物+不限)(第104组)本科50780529422
2024物理类(物+不限)(第307组)(国家专项)本科51374125422
2024物理类(物+化)(第106组)本科51967972422
2024历史类(史+不限)(第101组)本科51519122438
2024历史类(史+不限)(第303组)(国家专项)本科51917735438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科目(招生方向)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3物理类(物+不限)(第106组)专科419164965200
2023物理类(物+不限)(第304组)(国家专项)本科50874311415
2023物理类(物+不限)(第102组)本科51766535415
2023历史类(史+不限)(第105组)(北京市)专科42260980200
2023历史类(史+不限)(第303组)(国家专项)(北京市)本科50418803428
2023历史类(史+不限)(第101组)(北京市)本科50518467428

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科目(招生方向)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物理类(物+不限)(第6组)专科416160096200
2022物理类(物+不限)(第4组)(国家专项)(北京市)本科49576391414
2022物理类(物+不限)(第2组)(北京市)本科50665893414
2022历史类(史+不限)(第5组)专科44959859200
2022历史类(史+不限)(第1组)本科51618710451
2022历史类(史+不限)(第3组)(国家专项)本科52116647451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获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学校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拥有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8个校属研究机构和中国职工发展研究所等25个院(部)属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工人阶级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职业安全卫生、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劳动关系和工会研究院以“资政、启民、崇劳、厚生”为使命,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通过编辑研究动态、撰写咨询报告、发布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全总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服务。劳动教育研究院聚焦研究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与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通过创办《劳动教育评论》、编辑《劳动教育研究专报》、发布《中国劳动教育发展报告》、主办劳动教育高端研讨会和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等形式,在劳动教育决策制定、政策咨询、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智库作用。

相关推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排名(王牌优势专业排行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怎么样好不好(10条校友口碑)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