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中央民族大学今年(2022年)在浙江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在浙江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中央民族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在浙江录取分数线为:
综合类: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在浙江(1段)录取最低分629分,最低位次20818;
年份 | 科目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综合类 | 1段 | 629 / 20818 | 497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2022中央民族大学在浙江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在浙江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综合类(2022浙江1段)
专业名称 | 计划数(浙江) | 学费 |
---|---|---|
哲学类 (丰台校区。含哲学、宗教学专业) | 3 | 5000 |
经济学类 (丰台校区。含经济学、数字经济、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10 | 5000 |
法学类 (丰台校区。含法学、法学(涉外法治)专业) | 8 | 5000 |
社会学类 (丰台校区。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 3 | 5000 |
民族学 (丰台校区) | 2 | 5000 |
文物与博物馆学 (丰台校区) | 2 | 5000 |
历史学类 (丰台校区。含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专业) | 3 | 5000 |
教育学 (丰台校区) | 3 | 5000 |
汉语国际教育 (丰台校区) | 3 | 5000 |
汉语言文学 (丰台校区) | 3 | 5000 |
新闻传播学类 (丰台校区。含新闻学、广告学专业) | 5 | 5000 |
工商管理类 (丰台校区。含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专业) | 6 | 5000 |
公共管理类 (丰台校区。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 | 3 | 5000 |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丰台校区。含英语、翻译专业) | 3 | 6000 |
日语 (丰台校区) | 2 | 6000 |
统计学类 (丰台校区。含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专业) | 4 | 530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丰台校区) | 4 | 5300 |
纳米材料与技术 (丰台校区) | 4 | 530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丰台校区) | 4 | 5300 |
生物科学类 (海淀校区。含生物科学、生态学专业) | 4 | 53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海淀校区。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 | 4 | 5300 |
环境科学 (中外合作办学)(海淀校区) | 4 | 56000 |
电子信息类 (丰台校区。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 | 5 | 5300 |
计算机类 (丰台校区。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 6 | 5300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中央民族大学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坐落于青龙湖畔的丰台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具有中式经典、山水校园风貌特点,彻底提升了“大文化”与“小空间”的匹配度,为中央民族大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起点。
学校现有1个学部、23个学院,有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省部级交叉重点学科4个,其中城市民族学、民族艺术学、质谱成像与代谢组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1个四部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4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学校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和开放办校五大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开创学校事业新局面。(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