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辽宁工业大学2024年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物理类】本科批503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辽宁工业大学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近三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1、2023年辽宁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05分(位次76153)。
2、2022年辽宁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73分(位次82121)。
3、2021年辽宁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79分(位次78161)。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辽宁工业大学近三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辽宁工业大学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辽宁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05 | 76153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15 | 69479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17 | 68196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18 | 67513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23 | 64145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28 | 60759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29 | 60122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32 | 58152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33 | 57499 | 424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辽宁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73 | 82121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86 | 72953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93 | 67922 | 409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辽宁工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79 | 78161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90 | 72618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10 | 62389 | 397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辽宁工业大学简介:
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学校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1年入选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57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4人,“兴辽计划”攀登学者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8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3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