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重庆工商大学2024年在山西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理科】本一B批487分左右;【文科】本一B批501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重庆工商大学历年在山西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近三年在山西录取分数线:
1、2023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一B批490分(位次38134);【文科】本一B批498分(位次6280)。
2、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一B批500分(位次34780);【文科】本一B批524分(位次5601)。
3、2021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一B批527分(位次24713);本二A批500分(位次37316);【文科】本一B批557分(位次4455);本二A批543分(位次6297)。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重庆工商大学近三年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重庆工商大学历年在山西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重庆工商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批 | 490 | 38134 | 480 |
2023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批 | 498 | 6280 | 49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重庆工商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批 | 500 | 34780 | 498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批 | 524 | 5601 | 517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重庆工商大学在山西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批 | 527 | 24713 | 505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批 | 500 | 37316 | 410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批 | 557 | 4455 | 543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批 | 543 | 6297 | 458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重庆工商大学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积极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学校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31个国家(地区)的近10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年均聘请20余个国别的近百名外专外教,累计招收来自30多个国别的3700余名国际学生,建有一个海外孔子学院,一个海外语言文化中心,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开设了ACCA、CFA等国际特色项目班,获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市高校国际化人文特色建设院校,是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 与重庆、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市)的多个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西南财经大学等多个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NIIT、新道公司、太极集团等200余家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时,按照“传、联、搭、赞、助”思路,不断建立健全校友组织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友作用,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