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在湖南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专科批303分左右;【物理类】专科批347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
1、2023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专科批347分(位次228562);【历史类】专科批303分(位次132821)。
2、2022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专科批307分(位次233490);【历史类】专科批306分(位次149200)。
3、2021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专科批223分(位次204093);【历史类】专科批325分(位次133590)。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专科批 | 347 | 228562 | 200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专科批 | 303 | 132821 | 20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专科批 | 307 | 233490 | 200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专科批 | 306 | 149200 | 20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专科批 | 223 | 204093 | 200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专科批 | 325 | 133590 | 200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15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隶属于省教育厅。学校前身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分别由省财政厅和省粮食局主管,先后创建于1964年和1979年。前者原名为淮阴地区会计职业学校,1965年,学校更名为淮阴地区会计中等专业学校。受文革冲击,1969年6月停办。1971年复校后相继更名为江苏省淮阴地区会计学校、七·二一财经大学、江苏淮阴地区财经学校、淮阴市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曾一度与江苏省银行学校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后者更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技工学校。1983年改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学校。1994年学校又更名为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56年来,学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财政、税务、金融、营销、法律、粮食、机械等部门和行业输送了近6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有很多校友已经成为主政一方的党政领导、成为行业和部门的领军人物、成为企业和系统内的精英与骨干。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6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1.4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650人,国际留学生67人。学校教职工558人,专业技术人员42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95人,“双师”素质教师377人。具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8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江苏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1人,江苏省“科技副总”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5人,江苏省高职院校类产业教授8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3人、第三次层次26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