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华南师范大学2024年在湖南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588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608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近三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
1、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06分(位次12860);【历史类】本科批593分(位次2289)。
2、2022年华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89分(位次11950);【历史类】本科批582分(位次2366)。
3、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03分(位次10957);【历史类】本科批595分(位次2099)。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华南师范大学近三年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华南师范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华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606 | 12860 | 415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12 | 10771 | 415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思想政治) | 本科批 | 593 | 2289 | 428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94 | 2206 | 428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化学或地理)) | 本科批 | 595 | 2124 | 428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华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89 | 11950 | 414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4 | 10140 | 414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82 | 2366 | 451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化学或地理)) | 本科批 | 583 | 2275 | 451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思想政治) | 本科批 | 585 | 2085 | 451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华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603 | 10957 | 434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05 | 10258 | 434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95 | 2099 | 46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学校设4个学部、42个学院、14个研究院(中心),1个书院。
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于1933年,师范教育史可溯源至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学校革命传统深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复兴民族”是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林砺儒、杜国庠、陈唯实、王燕士、马肖云等著名教育家曾先后担任学校校长。吴三立、王鹤清、盛叙功、王越、阮镜清、黄友谋、郭大力、潘炯华、饶宗颐、罗浚、叶述武、叶佩华、汪德亮、李镜池、李匡武、康白情、朱勃、刘颂豪、孙儒泳等众多名家名师先后在校执教。近90年来,一代代华师人秉承建校之初“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 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扎根南粤,笃志树人,为国家培养了90余万教师和各类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