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考生要考上中国传媒大学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湖南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湖南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中国传媒大学。
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湖南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湖南历史类(本科)590分,位次2546,招生人数19人;湖南物理类(本科)584分,位次22037,招生人数53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湖南考生要想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历史类(本科)要在590分左右;物理类(本科)要在584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快志愿)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中国传媒大学历年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19 | 590/2546 | 428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93/2289 | 428 |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603/1566 | 428 |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53 | 584/22037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587/20665 | 415 |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597/16325 | 415 | |
2023 | 物理类(物+政) | 本科 | 602/14370 | 415 |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609/11792 | 415 |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615/9752 | 415 |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18 | 580/2569 | 451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87/1901 | 451 |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597/1144 | 451 |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54 | 565/22773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579/16011 | 414 | |
2022 | 物理类(物+政) | 本科 | 589/11950 | 414 |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593/10493 | 414 |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597/9240 | 414 | |
2021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20 | 591/2513 | 466 |
2021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600/1642 | 466 | |
2021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609/1011 | 466 | |
2021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47 | 593/14727 | 434 |
2021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602/11310 | 434 | |
2021 | 物理类(物+不限) | 本科 | 609/8904 | 434 | |
查看专业录取分数线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湖南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湖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是国家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科研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现有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数字动画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智能融媒体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媒体融合与视听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研究中心、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国家广告研究院等12个其他高级别科研平台和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等32个校级科研机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