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考生要考上中国农业大学需要多少分?
2024年打算报考中国农业大学的天津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所大学近三年在天津的录取最低位次、分数线、招生人数分别是多少,才能准确预测今年高考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
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在天津录取最低分数线预测:
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天津综合类(本科A)631分,位次6479,招生人数105人。
也就是说若是参考去年的录取数据,2024年天津考生要想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综合类(本科A)要在631分左右,才能考上!
不过,这样简单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年的高考难度、招生计划、高考人数、专业热门程度以及报考该校的人数等因素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快志愿)建议比对近三年的录取数据,科学填报!
以下为该校最近三年在你省的录取数据,供参考。
附:中国农业大学历年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人数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105 | 631/6479 | 472 |
2023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641/4775 | 472 | |
2023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642/4639 | 472 | |
2023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642/4639 | 472 | |
2023 | 综合类(化) | 本科A | 642/4639 | 472 | |
2022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100 | 651/4761 | 463 |
2022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651/4761 | 463 | |
2022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652/4625 | 463 | |
2022 | 综合类(化) | 本科A | 656/4026 | 463 | |
2022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657/3891 | 463 | |
2021 | 综合类(化) | 本科A | 100 | 642/5483 | 463 |
2021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647/4777 | 463 | |
2021 | 综合类(物) | 本科A | 648/4641 | 463 | |
2021 | 综合类(化) | 本科A | 650/4391 | 463 | |
2021 | 综合类(物或化或生) | 本科A | 653/4021 | 463 | |
2021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 | 655/3779 | 463 | |
查看专业录取分数线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数据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批招生,仅做普通类报考参考,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在天津的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扩展资料
在报考志愿时,建议广大考生应该有合理的梯次分布,应该按照“冲、稳、保”的策略梯次报考。可以注意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及位次变化,同时要注意学校专业录取是否有级差,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从而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概率。
中国农业大学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现任党委书记钟登华,校长孙其信。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通过自主审核增设了“营养与健康”“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9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相关推荐: